第239章 酒精的酸爽239(1 / 2)

“李大夫,我已经审问了好几次,确认这支部队是一支迷路的部队,后面再也没有其他敌人了。”

偏将小心翼翼的跟李丰田解释,生怕李丰田不开心。

讲道理,偏将做的并没有错。但是,谁告诉你这个世界一切都按对错来衡量的?

他不光有守城的任务,也有保护李丰田的任务,但是,两权相害取其轻,一个李丰田和定襄城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当然,那也要看是在谁的心里。也许在李二的心里,他李丰田比定襄都重要,但是别人不知道啊,在别人眼中,李丰田就是个文官,撑死就是个有些能耐的文官,也就这样了。

所以,李丰田的命当然不能和整个定襄城比。

但是,现在危机解除了,李丰田也安全了,偏将便要注意点李丰田的态度了。

文官两个口,怎么说怎么有,不管你什么理由,没营救李丰田是事实。只要李丰田咬着这个不放,那么无论怎样都够他喝一壶的。

但是他低估了李丰田的胸怀。

李丰田一开始确实有些生气,自认为并没有得罪这位偏将,为何却对自己见死不救?

但是经过偏将的一番解释,而且态度很是真诚,李丰田的气也消了。

换位思考下,如果自己当时是偏将的位置,当然不会因为一个散官而丢下城池,而当探到没有其他敌人埋伏后,也第一时间发兵来救自己了。

人家尽职尽责,自己真的没有理由怪罪于他。

而且,他也明白了偏将为何来找自己解释这些,就是怕自己告刁状。

于是便心平气和的解释道:“将军无须担心,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是经过将军这么一解释,也是明白了将军当时的难处。设身处地的想,我如果是将军的位置,也是会如此的做,所以,将军并没有过错,我也不会因为此事去为难与你。尚书将后方交予你,可见对你的信任,我不能搞不团结的事情,所以,将军不必多虑。”

见到李丰田如此大度,偏将也是心中大松了一口气,没想到李丰田年纪不大,竟然有如此气度,真的是佩服不已。

当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着不报,偏将赶紧将这里的情况写成了军报,赶紧报告给类前线的李靖。

李靖得到战报后,也是内心捏了把冷汗,没想到还有这等阴差阳错之事。

好在没造成什么损失,偏将处理的得当,而当事人李丰田也不追究了,自己也就没必要当这个恶人。

……

在解除误会后,李丰田也立刻成了大忙人。

雅利投降的态度很好,所以,李丰田觉得就很有必要也给那些受伤的突厥人医治一下。

倒不是李丰田圣母,而是在李丰田眼中,这些都是未来的劳动力,大唐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口,有了这些青壮参与建设,可以节省很多的财力。

民族政策,那是李二该考虑的事情。

李丰田倒是希望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前实现民族大融合,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否则,未来哪有那么多人去圈地呢?

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即便李丰田实现不了,至少也要把路铺好。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