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即回之则安之(1 / 2)

直到李大加出门,躺在床上的李少萌这才回过神,小手摸摸自己的脸蛋,触感光滑有弹性,捏捏自己的细胳膊,细大腿。真实的触感,不是在做梦,一场车祸,的确是让她回到一九九七年夏天,十三岁那年。

她回来了,孩子怎么办?两个女儿可是她的宝贝疙瘩。大女儿十二岁,已经懂事,小女儿才六岁,特别黏她这个妈妈。想着再也见不到两个女儿,她的两个女儿再也见不到妈妈,心就绞痛,痛得窒息。头又痛了,李少萌无力的瘫倒在床上,望着头顶白花花的蚊帐,心思又漂游。

她出事,丈夫会不会心痛?十几年夫妻,出事前他们的感情还不错,在她出事后能不能照顾女儿?会不会在她出事不久就另娶她人?头又痛了,不想了不想了。翻过身,闭上眼睛,脑袋晕沉沉的,李少萌决定睡一觉。

在翻来覆去中,李少萌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她被电视声音吵醒的,醒来一看,天已经黑。小妹李少锦和表弟森森、于鹏都坐在14寸黑白电视前看得津津有味。

看见李少萌醒来,小妹凑过来:“姐,你醒啦,要喝水吗?”李少萌点点头,李少锦赶紧去倒水。

表弟森森也笑嘻嘻的:“萌姐姐,你看,我们正在看兔八哥,可好看了,一起看吧。”

李少萌在床上坐起来,接过小妹递来的水喝下,拍拍森森的头,她就开始打量这从她懂事起,一直住到一九九八年的单位房。一室一厅,不到四十平方的房子,挤着九口人:父母和她们姐俩,从广州退伍回镇上还未分配到房子的三姑父和六岁的森森表弟,在镇上裁缝店学裁缝的小姑,去广州帮三姑看孩子后又跟着三姑父退伍回的奶奶,再加上从小学就在家里住的二姨家七岁的于鹏表弟。

不到三十平方的客厅,正中放着一张老式三层电视柜,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放在中间层,下层是平开柜,上层是玻璃柜,最顶层放着供炉,逢年过节点供奉香火。挨着电视柜左边,靠客厅墙放着两张一米五的床,一张是她和表弟于鹏睡,另外一张是小姑和表弟森森睡。柜子右边放着一张原木桌子,摆放着水壶、水杯等物品。桌子右边是进房间的门。在桌子这面墙上,贴满她从小到大的各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状,满满贴一墙。客厅右边墙摆设一张老式木沙发,沙发拉出来还能变成一张床,沙发床是三姑父睡。客厅右边还摆着很多小凳子和吃饭的桌子,屋子大门在右边墙。

下床进到房间里,进门右边摆着一张桌子,桌子过去是一个两开门衣柜。进门左边放着各样杂物,去年秋天收的谷子等各种粮食装袋堆放在墙边。房间左边摆着一张一米五的床,奶奶和小妹就睡在这,床头还架着一架蝴蝶牌缝纫机。真是既陌生又让人怀念的场景。李少萌摸摸桌子,摸摸缝纫机,记得小时候经常趁着大人不在家,偷偷踩缝纫机,可是看着妈妈踩着很简单,自己总是踩空。

李少萌的父母不住在这,这两年家里住在家里人口多,晚上他俩就住在店里,顺便看店。

这一室一厅是李大加单位供销社办公楼的一楼,在大楼最左边。这栋楼两层,楼梯在正中间,一楼左右各分三个房间,一楼最右边住着李大加同事齐楼建一家子,其余四间属于供销社的招待所。二楼左边是一个大办公室和一间财务室,二楼右边三个房间也都是招待所的。

李少萌家厨房就紧挨着办公楼,出门右转就是厨房门。厨房是石头瓦房砌筑,有时候下大雨,楼顶还会滴滴答答漏水。整个供销社房子是一个日字结构,李少萌家的厨房就是日字里那一横,把原来长方形大院隔成两个院子。日字朝内的房子都是供销社的社员及家属的宿舍,日字外围朝外开门的都是供销社的店面。李少萌家和齐楼建一家因为住在办公楼下,就只有他们两家,其余社员及家属都是住在另一边院子。从李少萌加厨房边可以通往那边院子。

李少萌出门深深吸口气,放眼望去,这些都是她童年记忆,厨房门口的花圃有她老爸种的夜来香,一到夏天晚上,花香特别浓烈,小时候放学她就会摆上桌子,挨着花香写作业。花圃里还有她从小学领回来种的李子树和桃子树,有她种的凤仙花。宽广平坦的水泥院子,是她和妹妹儿时的游乐天地,她在这学会骑自行车,在这和小伙伴们打羽毛球……。再过一年多,他们全家都要搬到新房子住了。那时候搬到新房子住后,李少萌好多年不回来这里,再之后,齐楼建一家也搬走了。等李少萌去读了大专,过了七八年再回来,这供销社已经倒闭,院子里到处堆满石渣、煤渣,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那时候的她回到这,心里还挺失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