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准备去收拾沿海的倭寇。538(1 / 2)

第540章 准备去收拾沿海的倭寇。

他越发的觉得这个大侄子是个神人,修路不但没有费一分钱,让商人心甘情愿的掏了钱,现在水泥厂还有这么大的一笔订单,这可是很大的一笔银子。

好在水泥厂的产量能够跟得上,日产八十万斤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儿,特别是马上还要修建这么长的道路,水泥的用量只会激增。

姚斌看了一下产量,摇摇头说道:“二叔,还得再建立两个水泥厂才是。”

“熥哥儿,还要两个厂啊?那原材料”

现在人手啥的不缺,设备估计大侄子也会弄过来,差的就是原材料。

众所周知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石灰石和粘土,此外还需要掺入一定比例的硅石、铁矿石等其他辅助原料,达到一定的比例之后,然后经过1400度的窑内进行烧制

“二叔,我回去查一下,看看金陵外哪里有大量的原材料,其实也不一定是金陵城,就是西安府也是可以的”

毕竟后世华夏那么多的基建项目,水泥的需求可想而知,这才哪到哪只是需要修两条路而已,纯粹就是毛毛雨。

“西安府好啊,西安府好,记得大哥还在的时候,父皇有心想进行迁都.估计首选的地方就是西安府.”

说完,朱樉还看了周围,幸好没什么人听到,不然的话他又要挨骂。

关键是速度还很快,要是这个速度的话:“允熥,以后到西安府的路都是这样的?”

“大人,咱们可以去找皇太孙做主啊。”

没看到后世,哪有天天开大会的情况。

“好。”

小北把这个消费报告给了朱棣之后,后者脸色铁青,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个玩意儿,但从描述上就能知道这一定很厉害,难怪姚斌每次出门只是带十多个侍卫,而且这些人身上也没有武器。

“迁都.这個事情以后再考虑。”

与此同时,燕王府在街上不知道什么原因和高辅明的人起了中途,淑妃还打了高辅明两个巴掌,这下他也看到了淑妃就是自己的主子。

对此高辅明还乐呵呵的,因为他找到了旧主,但是他手下人可不这么看,虽然对方是燕王妃又怎么样,自己这些人可是在皇宫里当差的。

“皇爷爷,二叔已经把去皇庄的水泥路修好了,要不要去看看?”

朱樉还以为这大侄子是等老爷子驾崩了,等他登基之后再说。

“爷,这东西真的很厉害,要不然您让皇太孙给燕王府也弄点儿?”

“大人,燕王府的人是不是欺人太甚了?”

平整的水泥路,朱元璋用脚踩了几下,发现真的比起石头还要硬,想着就算是马车在上面肯定也不会颠簸。

主要是淑妃有些过分,哪有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的,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况是皇宫之类的人。

翌日,下朝之后,朱元璋就带着几个人儿子,还有两位大臣,一起来到金陵城门,现在和前段时间相比已经大变样了。

“是。”

行驶在水泥路上,朱元璋心里的震惊非常大,这怎么感觉车辆是又快又稳,一点儿颠簸都感觉不到,比起轿子不知道强上多少倍。

“皇爷爷,吉普车在上面的速度可是很快的.到时候就能知道从金陵到西安府需要费多少时间.”

朱樉面露喜色说道:“谢父皇夸奖,主要还是在太孙殿下的指挥下不然这段水泥路也不会这么快就完成。”

高辅明话里其实是另外一个意思,淑妃才是他的主子,燕王朱棣可不是但手下人以为高辅明惧怕燕王的权势。

对于上朝这个事情,姚斌早就烦了,等以后自己当了皇帝,必须废除每天早朝,没事的时候不上朝,每个月最多上一次朝。

“嗯,老二,你这次做得很不错。”

燕王府这边,小北总算是打听出来了京营最近的动静,原来是新军装备了一种很厉害的火铳,至于有多厉害基本就是遇神杀神的那个程度。

“那等会儿我就去召集工人。”

朱樉没想到老爷子会亲自过来,这可是个露脸的好机会,虽然当不了皇帝,但他就是喜欢被老爷子夸奖,主打的就是一个喜欢受表扬。

“嗯,那明儿个下朝就去看看。”

朱棣心想,这东西对方能给么?

不是白日做梦吗?

“你先下去吧。”

“嗯,允熥,既然人都到了,你就看看你的路怎么样。”

“是。”

随后一位手下开来了三辆吉普车,这段时间已经有了十多个合格的司机,到时候还可以开设一所驾校,以后这可是高端人才。

姚斌一听,心中立马就是一喜,这总算是有了点现代生活的交通设施了,随后就去乾清宫找到朱元璋。

“闭嘴,此事到此为止。”

不管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大明这样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感情是武器很厉害啊,结合这两方面的情况来看,这个东西一定是个大杀器。

“你懂什么,别人是主子,咱们是奴才.”

现在也不叫工匠了,因为在姚斌的带领下,这些人统称为工人,朱樉也觉得顺口,干脆就这样称呼。

东宫之中,秦王府来人说,金陵城到皇庄的水泥路修好了,说什么时候去看看。

朱棣在房间里琢磨该怎么办,他现在也办法去上折子回封地之类的,现在所有的折子都要送先去给皇太孙,皇上最后看说白了,朱元璋已经准备放权了。

“是。”

小北可是见过ak的威力,羡慕得紧有了这东西,好像习武之人没什么用处了。

“看什么?”

“是的,皇爷爷,到西安府和北平府路都会是这样。”

“好呀,好呀等那个时候咱还在的话,一定出去走走。”

朱元璋爽朗的笑声,自然引起很多人的羡慕和妒忌,后车上面的朱和朱棣,也非常吃惊.两人都是带兵的人,有了这样的路,以后行军只怕会事半功倍。

特别是朱棣心都拔凉拔凉的了,有那么牛叉的武器不说,而且还要修到北平的水泥路,加上这样的汽车,估计就是一天一夜的时间就杀到了北平府。

还打个鸡毛啊。

哎,虽然不想认命,但朱棣此刻心中也是满满的无力感。

不到一刻钟,就到了皇庄。

下车之后,朱元璋询问道:“老二,皇庄的土豆怎么样了?”

其实他就是不讲理了,这本来是朱允炆的事情,怎么跑来问秦王。

姚斌站出来说道:“皇爷爷,这是二哥在做,按照时间估计的话,土豆还需要一个半月才会成熟。”

“嗯,跟咱去地里看看。”

朱元璋以前在家当过农民,可不是天生就是皇帝,对于种地啥的还是很清楚。

到了地头,看着满地的土豆苗,此刻的心情好极了,等个两年大明朝或许真的不会有饿死的人,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有人造反,那样的话大明朝就会千秋万代。

不得不说,朱元璋想得还是简单了点,在封建王朝可能会是这样,但是等科技慢慢的发达,人们哪会满足于不饿死就行,还要吃饱吃好.吃饱穿暖之后就是考虑其他的需求了。

午膳就是在皇庄用的,也就是朱元璋在,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成为午膳。

用膳的时候,朱元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老二,咱听说前几天你去制币厂换了一百万枚银元是吧?”

朱樉也不是傻子,立马就明白老爷子这是准备抢劫:“父皇,儿臣的钱全都交给皇太孙,拿去做事业了。”

“是吗?”

“皇爷爷,确实是这样的,这次修路和新建水泥厂,二叔都是居功甚伟,不单单出力还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提这个事情,他就是觉得姚斌没钱,而且还要做这么多的事业,顺便在儿子这边敲诈一点儿罢了。

“嗯,老二,你很不错。”

“谢父皇夸奖。”

说完了秦王,朱元璋看向朱:“老三,你呢?听说伱也弄一百万枚银元。”

后者顿时菊一紧,立马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支持皇太孙,等会儿就茶人把银元送去东宫”

朱棣一看,这要是还不明白的话,那就是傻子了:“父皇,儿臣等会儿也把银元送到东宫。”

“嗯,你们很不错,都是咱的好孩子,好孩子啊.”

听到朱元璋的话,姚斌真的忍不住想笑,这还是第一次把打劫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你们三个都是允熥的亲叔叔,以后很多事情还是要倚重你们的,一起守护好咱的大明江山,知道了吗?”

这句话不单单是说给三个藩王听的,更重要也是提醒姚斌,还是自己家人更加的靠谱。

“是,父皇。”

“是,皇爷爷。”

等几人回宫的时候,时间还是下午,主要是交通工具方便,堪称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要是以前皇帝出行,那真是费老大的力气了。

东宫里,常升常茂还有朱樉都在这里,今天姚斌准备和他们商量一下福建浙江两地的倭寇,这实在是欺人太甚。

几人见面打过招呼之后,朱樉才问道:“殿下,你这是有事?”

尝试常茂也是一个意思,估计是皇太孙有什么事情要做。

姚斌点点头,才说了倭寇的事情。

三人脸上都是愤怒无比,特别是朱樉马上说道:“殿下,找我看,还是马上派兵去剿灭倭寇的好。”

他可是知道新军武器的威力,到时候出动个五千人马。

再说姚斌曾经可是透露过,终有一天要杀上倭寇老巢去的,现在估计就是试试水罢了。

姚斌点点头,随后看向常升说道:“开国公怎么看?”

常升要是再不明白姚斌的意思,那就不要在金陵城的勋贵里混:“殿下,臣愿意前往清除倭寇的威胁。”

“好,那开国公倒是随本宫一起前往。”

虽然有ak这样牛逼的武器,但这毕竟是打仗,以前可没有类似的经验,战场上是要见血的。

三人一听,皇太孙要亲自过去,这还得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咋办?

顿时开始摇头,嘴上还说着三思的话,反正都是反对姚斌亲自前去。

“行了,这个事情本宫意已决,到时候开国公帮忙指挥战事,二叔就有劳你负责一下粮草和军饷”

反正最后三人虽然答应了下来,但朱樉想得是,等会儿就去找老爷子告状,可是他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姚斌这会儿已经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听完,半晌都没有说话,他明显能感觉这孙子对倭寇的恨意非常大,这没有理由才对啊。

“皇爷爷,您老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咱不准。”

“皇爷爷,大明朝的皇帝怎么能没上过战场呢?以后孙儿登基之后,怎么熟悉军事难道皇爷爷想孙儿成为一个不知兵事的皇帝?任由手底下人糊弄?”

听完朱元璋都有些动摇了,一方面觉得姚斌说的有道理,另外一方面还是担心这孙子的安危。

“你准备带多少人?”

“五千人足矣。”说完,姚斌立马补了一句:“对了,是五千新军。”

“不带上蓝家小子?”

朱元璋说的蓝玉,这个时候蓝玉战力还是很强的,就算是去打打下手也是可以的。

“不用了,开国公常升会跟着一起去”

蓝玉这个人,姚斌并不喜欢,以后还是让他养老算了,不然的话以后恐怕会造成更加巨大的麻烦,居功自傲他蓝玉就是典型。

“合着你都商量好了,来通知咱这个老头子一下呗,是不是啊?皇太孙?”

“皇爷爷说笑了,这哪能呢?毕竟做事还是想个万全之策为好,总不能什么事情来麻烦您老吧?”

姚斌跟刚刚出乾清宫,就看到殿外的朱樉:“二叔,你这是?”

“没事,我找父皇说些事情?”

“是打倭寇的事情吧?”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是来打小报告的,只不过这是他担心自己的安危。

“额”

朱樉还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姚斌开口了:“二叔,皇爷爷已经准了。”

(本章完)

下车之后,朱元璋询问道:“老二,皇庄的土豆怎么样了?”

其实他就是不讲理了,这本来是朱允炆的事情,怎么跑来问秦王。

姚斌站出来说道:“皇爷爷,这是二哥在做,按照时间估计的话,土豆还需要一个半月才会成熟。”

“嗯,跟咱去地里看看。”

朱元璋以前在家当过农民,可不是天生就是皇帝,对于种地啥的还是很清楚。

到了地头,看着满地的土豆苗,此刻的心情好极了,等个两年大明朝或许真的不会有饿死的人,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有人造反,那样的话大明朝就会千秋万代。

不得不说,朱元璋想得还是简单了点,在封建王朝可能会是这样,但是等科技慢慢的发达,人们哪会满足于不饿死就行,还要吃饱吃好.吃饱穿暖之后就是考虑其他的需求了。

午膳就是在皇庄用的,也就是朱元璋在,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成为午膳。

用膳的时候,朱元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老二,咱听说前几天你去制币厂换了一百万枚银元是吧?”

朱樉也不是傻子,立马就明白老爷子这是准备抢劫:“父皇,儿臣的钱全都交给皇太孙,拿去做事业了。”

“是吗?”

“皇爷爷,确实是这样的,这次修路和新建水泥厂,二叔都是居功甚伟,不单单出力还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提这个事情,他就是觉得姚斌没钱,而且还要做这么多的事业,顺便在儿子这边敲诈一点儿罢了。

“嗯,老二,你很不错。”

“谢父皇夸奖。”

说完了秦王,朱元璋看向朱:“老三,你呢?听说伱也弄一百万枚银元。”

后者顿时菊一紧,立马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支持皇太孙,等会儿就茶人把银元送去东宫”

朱棣一看,这要是还不明白的话,那就是傻子了:“父皇,儿臣等会儿也把银元送到东宫。”

“嗯,你们很不错,都是咱的好孩子,好孩子啊.”

听到朱元璋的话,姚斌真的忍不住想笑,这还是第一次把打劫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你们三个都是允熥的亲叔叔,以后很多事情还是要倚重你们的,一起守护好咱的大明江山,知道了吗?”

这句话不单单是说给三个藩王听的,更重要也是提醒姚斌,还是自己家人更加的靠谱。

“是,父皇。”

“是,皇爷爷。”

等几人回宫的时候,时间还是下午,主要是交通工具方便,堪称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要是以前皇帝出行,那真是费老大的力气了。

东宫里,常升常茂还有朱樉都在这里,今天姚斌准备和他们商量一下福建浙江两地的倭寇,这实在是欺人太甚。

几人见面打过招呼之后,朱樉才问道:“殿下,你这是有事?”

尝试常茂也是一个意思,估计是皇太孙有什么事情要做。

姚斌点点头,才说了倭寇的事情。

三人脸上都是愤怒无比,特别是朱樉马上说道:“殿下,找我看,还是马上派兵去剿灭倭寇的好。”

他可是知道新军武器的威力,到时候出动个五千人马。

再说姚斌曾经可是透露过,终有一天要杀上倭寇老巢去的,现在估计就是试试水罢了。

姚斌点点头,随后看向常升说道:“开国公怎么看?”

常升要是再不明白姚斌的意思,那就不要在金陵城的勋贵里混:“殿下,臣愿意前往清除倭寇的威胁。”

“好,那开国公倒是随本宫一起前往。”

虽然有ak这样牛逼的武器,但这毕竟是打仗,以前可没有类似的经验,战场上是要见血的。

三人一听,皇太孙要亲自过去,这还得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咋办?

顿时开始摇头,嘴上还说着三思的话,反正都是反对姚斌亲自前去。

“行了,这个事情本宫意已决,到时候开国公帮忙指挥战事,二叔就有劳你负责一下粮草和军饷”

反正最后三人虽然答应了下来,但朱樉想得是,等会儿就去找老爷子告状,可是他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姚斌这会儿已经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听完,半晌都没有说话,他明显能感觉这孙子对倭寇的恨意非常大,这没有理由才对啊。

“皇爷爷,您老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咱不准。”

“皇爷爷,大明朝的皇帝怎么能没上过战场呢?以后孙儿登基之后,怎么熟悉军事难道皇爷爷想孙儿成为一个不知兵事的皇帝?任由手底下人糊弄?”

听完朱元璋都有些动摇了,一方面觉得姚斌说的有道理,另外一方面还是担心这孙子的安危。

“你准备带多少人?”

“五千人足矣。”说完,姚斌立马补了一句:“对了,是五千新军。”

“不带上蓝家小子?”

朱元璋说的蓝玉,这个时候蓝玉战力还是很强的,就算是去打打下手也是可以的。

“不用了,开国公常升会跟着一起去”

蓝玉这个人,姚斌并不喜欢,以后还是让他养老算了,不然的话以后恐怕会造成更加巨大的麻烦,居功自傲他蓝玉就是典型。

“合着你都商量好了,来通知咱这个老头子一下呗,是不是啊?皇太孙?”

“皇爷爷说笑了,这哪能呢?毕竟做事还是想个万全之策为好,总不能什么事情来麻烦您老吧?”

姚斌跟刚刚出乾清宫,就看到殿外的朱樉:“二叔,你这是?”

“没事,我找父皇说些事情?”

“是打倭寇的事情吧?”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是来打小报告的,只不过这是他担心自己的安危。

“额”

朱樉还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姚斌开口了:“二叔,皇爷爷已经准了。”

(本章完)

下车之后,朱元璋询问道:“老二,皇庄的土豆怎么样了?”

其实他就是不讲理了,这本来是朱允炆的事情,怎么跑来问秦王。

姚斌站出来说道:“皇爷爷,这是二哥在做,按照时间估计的话,土豆还需要一个半月才会成熟。”

“嗯,跟咱去地里看看。”

朱元璋以前在家当过农民,可不是天生就是皇帝,对于种地啥的还是很清楚。

到了地头,看着满地的土豆苗,此刻的心情好极了,等个两年大明朝或许真的不会有饿死的人,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有人造反,那样的话大明朝就会千秋万代。

不得不说,朱元璋想得还是简单了点,在封建王朝可能会是这样,但是等科技慢慢的发达,人们哪会满足于不饿死就行,还要吃饱吃好.吃饱穿暖之后就是考虑其他的需求了。

午膳就是在皇庄用的,也就是朱元璋在,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成为午膳。

用膳的时候,朱元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老二,咱听说前几天你去制币厂换了一百万枚银元是吧?”

朱樉也不是傻子,立马就明白老爷子这是准备抢劫:“父皇,儿臣的钱全都交给皇太孙,拿去做事业了。”

“是吗?”

“皇爷爷,确实是这样的,这次修路和新建水泥厂,二叔都是居功甚伟,不单单出力还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提这个事情,他就是觉得姚斌没钱,而且还要做这么多的事业,顺便在儿子这边敲诈一点儿罢了。

“嗯,老二,你很不错。”

“谢父皇夸奖。”

说完了秦王,朱元璋看向朱:“老三,你呢?听说伱也弄一百万枚银元。”

后者顿时菊一紧,立马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支持皇太孙,等会儿就茶人把银元送去东宫”

朱棣一看,这要是还不明白的话,那就是傻子了:“父皇,儿臣等会儿也把银元送到东宫。”

“嗯,你们很不错,都是咱的好孩子,好孩子啊.”

听到朱元璋的话,姚斌真的忍不住想笑,这还是第一次把打劫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你们三个都是允熥的亲叔叔,以后很多事情还是要倚重你们的,一起守护好咱的大明江山,知道了吗?”

这句话不单单是说给三个藩王听的,更重要也是提醒姚斌,还是自己家人更加的靠谱。

“是,父皇。”

“是,皇爷爷。”

等几人回宫的时候,时间还是下午,主要是交通工具方便,堪称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要是以前皇帝出行,那真是费老大的力气了。

东宫里,常升常茂还有朱樉都在这里,今天姚斌准备和他们商量一下福建浙江两地的倭寇,这实在是欺人太甚。

几人见面打过招呼之后,朱樉才问道:“殿下,你这是有事?”

尝试常茂也是一个意思,估计是皇太孙有什么事情要做。

姚斌点点头,才说了倭寇的事情。

三人脸上都是愤怒无比,特别是朱樉马上说道:“殿下,找我看,还是马上派兵去剿灭倭寇的好。”

他可是知道新军武器的威力,到时候出动个五千人马。

再说姚斌曾经可是透露过,终有一天要杀上倭寇老巢去的,现在估计就是试试水罢了。

姚斌点点头,随后看向常升说道:“开国公怎么看?”

常升要是再不明白姚斌的意思,那就不要在金陵城的勋贵里混:“殿下,臣愿意前往清除倭寇的威胁。”

“好,那开国公倒是随本宫一起前往。”

虽然有ak这样牛逼的武器,但这毕竟是打仗,以前可没有类似的经验,战场上是要见血的。

三人一听,皇太孙要亲自过去,这还得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咋办?

顿时开始摇头,嘴上还说着三思的话,反正都是反对姚斌亲自前去。

“行了,这个事情本宫意已决,到时候开国公帮忙指挥战事,二叔就有劳你负责一下粮草和军饷”

反正最后三人虽然答应了下来,但朱樉想得是,等会儿就去找老爷子告状,可是他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姚斌这会儿已经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听完,半晌都没有说话,他明显能感觉这孙子对倭寇的恨意非常大,这没有理由才对啊。

“皇爷爷,您老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咱不准。”

“皇爷爷,大明朝的皇帝怎么能没上过战场呢?以后孙儿登基之后,怎么熟悉军事难道皇爷爷想孙儿成为一个不知兵事的皇帝?任由手底下人糊弄?”

听完朱元璋都有些动摇了,一方面觉得姚斌说的有道理,另外一方面还是担心这孙子的安危。

“你准备带多少人?”

“五千人足矣。”说完,姚斌立马补了一句:“对了,是五千新军。”

“不带上蓝家小子?”

朱元璋说的蓝玉,这个时候蓝玉战力还是很强的,就算是去打打下手也是可以的。

“不用了,开国公常升会跟着一起去”

蓝玉这个人,姚斌并不喜欢,以后还是让他养老算了,不然的话以后恐怕会造成更加巨大的麻烦,居功自傲他蓝玉就是典型。

“合着你都商量好了,来通知咱这个老头子一下呗,是不是啊?皇太孙?”

“皇爷爷说笑了,这哪能呢?毕竟做事还是想个万全之策为好,总不能什么事情来麻烦您老吧?”

姚斌跟刚刚出乾清宫,就看到殿外的朱樉:“二叔,你这是?”

“没事,我找父皇说些事情?”

“是打倭寇的事情吧?”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是来打小报告的,只不过这是他担心自己的安危。

“额”

朱樉还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姚斌开口了:“二叔,皇爷爷已经准了。”

(本章完)

下车之后,朱元璋询问道:“老二,皇庄的土豆怎么样了?”

其实他就是不讲理了,这本来是朱允炆的事情,怎么跑来问秦王。

姚斌站出来说道:“皇爷爷,这是二哥在做,按照时间估计的话,土豆还需要一个半月才会成熟。”

“嗯,跟咱去地里看看。”

朱元璋以前在家当过农民,可不是天生就是皇帝,对于种地啥的还是很清楚。

到了地头,看着满地的土豆苗,此刻的心情好极了,等个两年大明朝或许真的不会有饿死的人,只要能吃饱饭,就不会有人造反,那样的话大明朝就会千秋万代。

不得不说,朱元璋想得还是简单了点,在封建王朝可能会是这样,但是等科技慢慢的发达,人们哪会满足于不饿死就行,还要吃饱吃好.吃饱穿暖之后就是考虑其他的需求了。

午膳就是在皇庄用的,也就是朱元璋在,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成为午膳。

用膳的时候,朱元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老二,咱听说前几天你去制币厂换了一百万枚银元是吧?”

朱樉也不是傻子,立马就明白老爷子这是准备抢劫:“父皇,儿臣的钱全都交给皇太孙,拿去做事业了。”

“是吗?”

“皇爷爷,确实是这样的,这次修路和新建水泥厂,二叔都是居功甚伟,不单单出力还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提这个事情,他就是觉得姚斌没钱,而且还要做这么多的事业,顺便在儿子这边敲诈一点儿罢了。

“嗯,老二,你很不错。”

“谢父皇夸奖。”

说完了秦王,朱元璋看向朱:“老三,你呢?听说伱也弄一百万枚银元。”

后者顿时菊一紧,立马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支持皇太孙,等会儿就茶人把银元送去东宫”

朱棣一看,这要是还不明白的话,那就是傻子了:“父皇,儿臣等会儿也把银元送到东宫。”

“嗯,你们很不错,都是咱的好孩子,好孩子啊.”

听到朱元璋的话,姚斌真的忍不住想笑,这还是第一次把打劫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你们三个都是允熥的亲叔叔,以后很多事情还是要倚重你们的,一起守护好咱的大明江山,知道了吗?”

这句话不单单是说给三个藩王听的,更重要也是提醒姚斌,还是自己家人更加的靠谱。

“是,父皇。”

“是,皇爷爷。”

等几人回宫的时候,时间还是下午,主要是交通工具方便,堪称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要是以前皇帝出行,那真是费老大的力气了。

东宫里,常升常茂还有朱樉都在这里,今天姚斌准备和他们商量一下福建浙江两地的倭寇,这实在是欺人太甚。

几人见面打过招呼之后,朱樉才问道:“殿下,你这是有事?”

尝试常茂也是一个意思,估计是皇太孙有什么事情要做。

姚斌点点头,才说了倭寇的事情。

三人脸上都是愤怒无比,特别是朱樉马上说道:“殿下,找我看,还是马上派兵去剿灭倭寇的好。” 他可是知道新军武器的威力,到时候出动个五千人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