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梦之塔44(1 / 2)

这堪比巨大广场的道路两旁,那太空般的黑色墙壁,如深奥的横向流动的黑色河水,流淌的水带动想象力元素,河面宽大,从天上铺到底下。这让人觉得自己是身处于两张高耸的峭壁之间,峭壁里流着神秘黑水,让人觉得自己是从无比高的黑色悬崖上落下,落在这从悬崖上看应是无底的山涧之中。

这里的人流也比外面密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散落地或跑着或飞着一些交通工具,如同忙碌的机械玄幻蜂群。如眼神涣散一般,听觉涣散了起来,听觉找不到焦点,陆星辰感受到一股喧闹的嗡嗡声充斥脑际,心神也涣散了起来。

心神重新聚焦,陆星辰的注意力集中,想象力再稍加延申,四周变得昏暗,似乎感受到那种若有若无的文明被深渊吞噬的恐惧之感。

不过,实际上这里倒是不暗,按理说悬崖之下应没有阳光抵达才是,可是这里却仍然沐浴着这个时间应有的阳光——上午的阳光。

阳光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那些表面光滑的交通工具之上,银色的剑身之上,车玻璃上,都反射着阳光。还在表面某个方向上反射着极其刺眼的一点白光,如绽开的太阳一般的白色蒲公英,顺着其相反的方向看,却没有看到光源。这里除了物体表面,看不出有作为这般强烈光源的恒星的存在。

那刺眼的亮光似乎来自各种各样的方向,甚至有来自地面的方向。就像有很多个来自不同方向的太阳,它们藏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中,人们肉眼看不到它们的存在,只能透过反射面见到。而且每一颗在某处空间中的太阳只照射在这里的某几个物体之上,每一个物体有的对应一个,有的对应两个,甚至三到四个光源。

又好像这里飞着的人们或交通工具来自于不同空间,所以照着不同方向的太阳,只是在这一刻,它们所在空间被糅合在一起,空间叠加起来了,但原来的太阳仍潜藏在原来的空间之中,透过空间壁障照射着这边,只照射在属于原来空间的物体之上。

这种结果,可能,或许,只是AI学习了物体表面反射阳光的表现形式,从而如颜料一般,实时、随机地喷涂在物体表面之上。

这一番景象给陆星辰带来了一种世界的荒诞不真实之感,如同时空错乱了一般,仿若他原先在脑海构建的那个自然世界所处的空间,被几个如太阳般刺眼的小球冲撞、破碎、崩塌。世界消解在清晨刺眼的太阳白光之中,连同意识也消解了,而肉体却仍躺在某块岩石之上,躺在清晨荡漾着阳光的某个小溪旁,躺在小溪旁黑褐交织的岩石之上。

这表现力与感染力真是很强呢,陆星辰感叹。

不过四周那黑色调的墙壁倒不反射光线,就像是外界光线照射其上之后,全部被里面的空间吸收了,一点也不能逃逸出来。可是光线被吸收了不就是一片黑暗了吗?可空间里的物体,那些想象力的元素,都能够看得清,空间本身也发着淡淡的神秘黑光。似乎是这片墙壁内的空间不需要外界的光源,其内部的物体、空间本身就是微弱光源,它们身上的颜色不是因反射光线而被人所见,而是自己发光才被人们所见。又似乎没有一颗潜藏于空间的太阳能够照射在墙壁之上。

二人所在空间虽能看见外面的光线,眼里、身上却没有射进刺眼灼热的阳光,如处在一片树荫之下,温度、光照都十分舒适宜人。

“那边的就是梦之城最核心的建筑,梦之塔。它的墙往左右延申时看起来是直的,实际上绕这座建筑一圈的大致形状是个圆形,只是因为这个圆十分巨大,从而看不出圆所具有的弧度。”秦湘婉指着右边的墙壁说道。

“到底有多大呢?有七千五百多平…”秦湘婉略微停顿一下,转过头来,喝了一口“柔云冰川”,似乎在引起悬念,或引发听者思考。陆星辰想着七千五百多平,听起来确实是挺大的,一套房子大概100平,梦之塔底面有75套房子那么大,他还能想象出大概的大小,点点头表示认可。她接着说:“七千五百多平方千米,人们都说这座塔的底座半径是七七四十九千米,按圆周率为3.14来算,大概就是7539.14平方千米。”

“是了,光算平面的话,在我们那大概75套房子的占地面积,按照这高不见顶的高度,那样能容纳的商业和人群也是很多了。”陆星辰若有所思地回答。

等等,似乎哪里不对?平面上75套100平米的房子的占地面积,其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是远远够不到眼前的梦之塔。嗯?半径49km,面积7539.14km²。单位不对啊!

一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来着?1平方千米是1百万个平方米,1000000减去两个“0”是10000,一百万平方米是一万个100平方米,按100平方米一套算,就是一万套房子,而7539平方千米,就是7539个一万套房子,就是七千五百多万套房子,7539000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