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身体异变3(1 / 2)

日出时分,天光大亮。

通红的晨曦从天际洒下,落在才经历灾劫的白云镇上。

许多人瘫坐在地,抬头看着朝阳,先是一喜,随即痛哭流涕。

许久,众人收拾好心情,各自站起回到家中。

逝者已矣。

无论如何,日子还要继续。

沈渊醒来时,只觉背上有点痛,身体也虚弱得很,连呼吸都有些喘不上气。

既然还有感觉,就证明没死。

没死就好,还没报仇,怎么能死?

沈渊睁开眼睛,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陈旧却整洁的床上,铺盖干净,床单平整,谷草厚薄均匀,显然屋主是个细心爱干净的人。

他低下头,看到上衣换成了一件白色短衫,里面包裹着染红的绷带,后背的伤口痒痒的,似乎已经愈合。

沈渊反手从后背插进绷带一摸,伤口已经结痂。

是谁救了我?

沈渊下了床,费尽力气走到门口,抬头看去。

门外是一个小院,院里种着几种蔬菜。一个身穿麻衣的妇人提着锄头,一锄一锄铲去杂草,再淋上粪水,如此反复。

妇人许是身体不大好,不时拄着锄头站起来,用衣袖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沈渊怔怔看了许久,一抹难以言喻的温情涌上心头。

上次看见这幅景象,还是上一世的童年时。那时,母亲在屋旁的土地里,也是这样劳作。每天放学回来,他会呆呆的看许久,直到母亲发现,走来用手摸住他的小脑袋。

可是母亲走得早,面容早已模糊,沈渊已经快记不住了。

生病后,每当半夜痛得死去活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时,他总是会回忆起那一幕。

沈渊有些哽咽,却不敢抽泣出声,生怕破坏了这幅温馨的画面。

妇人似乎察觉到什么,转过身来,朝沈渊道:“孩子,你醒了。饿没饿,我去做饭给你吃。”

沈渊回过神,揉了揉鼻子道:“姨,是您救了我?”

妇人的双眼红肿,应是刚哭过,“我去街上找我的孩子,没找到,看你和他一般岁数,就把你背回来了。等你养好伤,就快些回去找你父母,可别让他们担心。”

她的声音越来越颤抖,最后,两行清泪从眼中滑落,滴到地里。

沈渊的心仿佛被某种东西砸中一般,一阵阵抽痛。

他摇头道:“姨,我没有父母。”

他小心的看了看妇人,试探着问道:“姨,我干活很勤快的,要不。”

他鼓起勇气:“要不您收留我吧?”

妇人放下锄头,慢慢走过来,伸手摸着他头,柔声安慰道:“可怜的孩子,你不介意的话,以后就和姨一起生活。”

沈渊笑着点头。

妇人笑道:“你身体还没好,去屋里休息一下,姨去给你做饭。”

灾难后,日子恢复平静。

沈渊本打算去青云县城,却意外在白云镇安定下来。

半个月后,他的伤完全好了。

沈渊在家里找到一张弓,上手试了试,发现还能正常使用。于是趁秦韵出工时,背上箭袋,偷偷去了浮云山。

秦韵家只剩她一人,又是女子,打不了猎,只能靠做小工为生,生活拮据。

他的伤既然好了,就该挣钱了。

亲情失而复得,他格外珍惜。

浮云山脚,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沈渊手持猎弓,小心的盯着周围,时刻注意着灌木丛和草丛里的动静。

他没敢去内围,除了担心遇上诡异事件,还怕碰上大型猛兽。老虎、豹子、黑熊等,凭弓箭可应对不了,得配备了数张重弓的猎队才猎杀。

他很务实,只想在山下猎杀些兔子或者小野猪这类的小动物,补贴家用。可惜以前没学过打猎,追踪、判断、隐蔽、射箭、下套等技巧全不会,只能慢慢学习。

几天下来,一无所获。

甚至兔子都窜到他身前,还是射不中。

为了弥补技巧上的缺陷,他饭后时常去镇上偷听猎人分享经验,回家后反复思索,再不断实践练习,失败后总结经验。 十天后,终于弄清了大部分技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