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京城四大名校46(1 / 2)

一旁的赵明兰感叹道:“真好,要不是当年你妈我非要参加工作,也读个大学,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王建军听后拆台道:“你快拉倒吧,当年你妈把你上高中的箱子都做好了,结果开学了,你自己非不去,你当时就是读了高中,你也够呛能考的上大学!”

“你还说我,你自己连小学都没毕业,有什么资格说我!”

赵明兰一听,自己当年好歹也算半个文化人,能让王建军这个文盲说教?

当时那个年代,工人阶级地位很高,再加上家家户户人口多,就需要家里挣钱的人多一点,所以赵明兰初中毕业就迫不及待的参加了工作,当时她觉得自己很高兴,谁能知道几十年后吃了没文化的亏。

看着父母又开始斗嘴了,王明也没有拦着他们,这个王明都已经习惯了。

别看现在王建军还能犟几句嘴,但是十几年后等俩人都退休后,到时候就只剩下被挨骂的份了,这是父母独有的一种相处方式,他们吵归吵,但是并不会影响感情,反而为生活增添了一点情趣。

王明拿起自己的通知书,还是上一世的大学。

燕京联合大学,简称为联大,被戏称为京城四大名校之一。

燕大、水木、联大、海跑,这在京城那是响当当的名声。

前两者不用说,哪个华夏人没听说过它们的大名,而后者名声大就是因为他们的特殊性。

联大是燕京校区最多的大学,前世王明去的时候,有八个校区,听说后来扩展到18个校区。

而燕京一共才有16个行政区,可以说联大的校区遍布燕京各个角落。

那个时候开玩笑,说拿上联大的校园卡,可以走遍整个京城。

虽然话虽然有些夸张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海跑出名就只是单纯的因为这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京城本地户口。

如果说联大能够让一个京城孩子有了上公办本科的机会,那么海跑就是那个民办的机会。

联大校区多学生也多,所以自然不可能都是本地人,外地人也不少。

但是海跑基本上90%的学生都是本地人,而且因为校区占地面积小,基本没有宿舍楼,这里的学生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了,学校又是位于HD区,所以俗称海跑。

王明的思绪已经回忆起脑海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活记忆。

“对了,你觉得咱家把庆典放在几号,去哪个酒店合适?”吵够了的两人,立马又开始商量起升学庆典的事。

“要不就去鼎盛,他们家的菜不错,而且价钱也合适,最主要是我认识那的老板,到时候能给优惠一点,或者是多送点酒水之类的。”

“倒也行,那家我也去过,刚装修没几年,环境还不错。”

两人的商议,惊醒了回忆中的王明,他立马打断两人,说道:“爸、妈,你们打住,咱能不能别办庆典啊,我这只是一个二本,又不是什么好学校,这种学校办庆典那不是丢人吗?”

其实王明的真实想法是觉得办庆典太累太操心了,而且这种学校王明确实觉得没有必要办。

“你个败家子,你懂什么,老娘这些年搭出去多少礼,趁着这个机会不往回收一收,等到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王明苦笑道:“妈,咱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您也不差那几万块钱,再说了,办庆典人累不说,抛了开销其实也剩不下几个钱,而且您还要往出搭人情和礼,您图什么啊?您要是缺钱,过几天我给您拿回来几万,这不比那省事啊?”

“看把你能的,一天天没个正形,还你拿回来几万,你以为那是白纸啊,想拿就能拿回来?”对于儿子的话,赵明兰压根就不相信。

看到父母不信,王明也没有解释,直接回到自己房间,不一会拿着两沓钱出来了,这是前几天多取的钱,王明就没有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