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新世代车轮滚滚(上)59(1 / 2)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直布罗陀,于一八七三年秋末冬初的某一天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海战。这在那个年代,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交织在一起的南欧北非地中海一带原本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可其中承载的意义却是非凡。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款新式舰船半道加入战团,虽还不至于马上对旧式船舰形成碾压之势,但它的出现,已清楚标志着新世代的车轮滚滚而来,无可阻挡。

而福州船政学生团乘坐的万年清号,则有幸亲历了这一切。

“掉转船头,掉转船头!现在,立刻马上!”

大胡子那裹带着浓重且粗犷的利物浦口音,在空气中不时回荡,说话人的脸上现出毋庸置疑的神态。

这名沈葆桢请来随船跟队的洋教习,深知自己所在这艘清国国产蒸汽火轮船那点可怜的火力,况且眼前万年清又是势单力孤,先前在对付马六甲海盗之时已是捉襟见肘,而今面对昔日海上霸主西班牙来势汹汹的舰队,那可真就是以卵击石了。

为今之计,唯有主动避其锋芒,退避三舍,朝着直布罗陀英国的控制区撤退才是上策。

罗伯特的咆哮声仍在继续,万年清上的水手早已习以为常。若是不知内情的人,为他的威势所震慑,一定会误以为这英伦大胡子才是船长。

诚然,罗伯特等众洋教师自实践中积累获取的经验及学识是笔无价的宝藏,这也是沈葆桢请动这些高鼻梁蓝眼睛劳师远征的原因所在。可问题就出在这自主权上,洋人许是高高在上惯了,处处指手画脚,说得好听点儿是越俎代庖,说得难听点儿那就是粗暴干涉他国内政了。

然而须知,就算是蹒跚学步的婴孩,也终有一天要挣脱大人的辅助,独立迈开步伐,乃至奔跑。后进民族跟随先进国家亦步亦趋,交点儿学费自然在所难免,可完全舍弃自主权,甚至被人忽悠得愣充冤大头就得不偿失了。

当年耗费清廷将近百万两白银,“请”来一支拿最次兵船冒充军舰的阿思本舰队事件,便是前车之鉴。彼时还在江苏巡抚任上的李鸿章,凭借先前镇压太平天国时候和洋人接触积攒下来的熟稔关系,但凡与洋务沾边的一应事务,这位日后权柄赫赫的李中堂都是第一意见征询人选,顺理成章地朝廷便指定李在首次外购军舰时提供建议。

可是囿于十分窘迫的购舰资金,是万般无奈也好,是李鸿章在其中留了个大大的心眼也罢,总之朝廷是花了大笔的冤枉钱,买了一支止能装点门面,不能开出远海作战的所谓舰队,而且控制权还不在自己手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却草草收场的阿思本舰队事件,一度差点迟滞了中国建设近代化海军的历史进程,这是后话。

……

……

曾经以无敌舰队横行于大洋数百年的西班牙,虽说现如今是没落了,它却仍然保有一支不容小觑的海上力量,用以保卫自己在欧罗巴,北非等地硕果仅存的势力范围。

这次瞿朗他们望见的西班牙船队以三艘二等战列舰和六艘三等战列舰混编而成。值得注意的是,那三艘航在最前面的二等战列舰,设计风格代表了风帆战舰时代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风帆战列舰最后的辉煌。

虽然全船还是以木壳船体为基本结构,不过有些重要部位已经有装甲覆盖,例如舯部水线以下就铺有7英寸的装甲,还有部分炮室的外围也有,略薄4英寸。饶是如此,已经比以前的木质船身防护力加强了不少。

对向驶来的西班牙舰队九艘舰船呈楔形阵列,他们行驶地很快,在距离万年清差不多还有三四海里距离的时候,楔形阵列最前端的二等风帆战列舰主桅上升起一排信号旗,瞭望塔上远远看着有人打出旗语。

万年清这边,同样在那个悬于高高半空上方寸地方值守的信号兵往对面专注看了一会儿,向下方甲板上大喊道。

“对方让我们停船,如果不照做,他们就要开炮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