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天书宇宙后援团(二合一章节)349(2 / 2)

几人正感觉无从下手之际,忽然就见象征荧惑火曜的星辰这时亮了起来。

“呼……终于能喘口气了。”沈去病出声。

月曜:“脱险了?”

火曜沈去病:“正相反,几乎陷入一片死地,只是这里地形复杂,我置身其中,还能藏一会儿,但没法跑出去。”

话虽如此说,但他语气平静,不见惊恐,只是有些遗憾:“看来今朝,我是要马革裹尸了。”

火曜沈去病话锋一转:“我这趟可能出不去了,但如果有谁方便的话,请帮我带消息给朝廷,前隋余裔杨玉麒同九黎之民勾结,此事千真万确,只是我尚不知当中详情,各位身在人间,务必警惕!

我今朝埋骨地海,没啥别的能和大家交易了,只有些地海相关的地貌情报能给大家说说,还请不要嫌少。”

月曜:“地海的相关情况,确实要请你多介绍,我们大家才好一起参详,设法助你脱险。”

火曜沈去病的语气听上去有些高兴,但并没抱太大指望:“哈,虽然我觉得赶不上了,但大家认识这么多年,听你们这么说,我还是很高兴。”

说罢,他不多言,快速介绍自己所知的事:“眼下包围我的人,是破黎一族中人……”

雷俊等人认真听着。

九黎之民是个笼统的说法,传闻中上古有八十一族共同聚集成国,世称九黎,其后败退,只剩九族退入地海,繁衍生息。

九黎者,贪黎、文黎、武黎、广黎、巨黎、禄黎、破黎、辅黎、弼黎九族。

雷俊对这些相关名称其实有些好奇,因为很容易让他联想起贪狼、文曲、武曲、巨门、禄存、破军、左辅、右弼等星名,当中一些名称的历史没有上古那么遥远。

或许,比眼下更早些时候,地海同人间曾经有过接触,双方隔绝的历史并不那么久远?

不过当前作为代指,能确认区分九黎之民即可,是以雷俊也不多纠结。

九黎之民同如今人间语言有较大差异,但自从地海黑雾浮动,九黎重现人间以来,双方已打交道不少年头。

大唐皇朝方面不断努力下,渐渐能解析九黎之民部分语言和文字记载。

于是也逐步确认,眼下通过地海涌动,重归人间的是破黎、弼黎两族。

这倒是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雷俊先前部分疑问,为什么反攻人间的九黎之民,看起来比较克制。

沈去病其人直爽,少有其他心思,但人并不笨。

相反,他学各类东西都快,也能接受新鲜事物。

除了练武天赋异禀,悟性高明远超绝大多数修士之上,他在语言方面也很有天赋,是目前在南荒的大唐修士中,掌握九黎语言文字最多的人之一,甚至还要超过许多儒家修士。

由沈去病描述,雷俊等人面前仿佛有一张地图展开。

九天十地之一的地海,面积辽阔巨大。

虽不如真正的人间,但仍然如浩瀚海洋般。

只是,这海洋干涸,是一片黑暗的大地。

地海中没有日光可言,光源稀少到近乎没有,黑雾常年缭绕弥漫四方,便如海水。

黑雾构成的“海洋”中,矗立五座巨型山峰,又称地海五岳。

封闭的黑暗世界中,形同上下颠倒,上空反而有七大湖泽悬天不落,皆黑暗幽深,称作垂天七渊。

九黎之民,便大都生活在地海五岳与垂天七渊周围。

“五加七,十二个,雄伯山……所以是以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这十二兽命名?”雷俊了然。

上古时有祝祭之舞,又称大傩,在人间中土很早便已失传,反倒是在南荒之地还偶有流传,乃以十二神兽祛病驱邪之祭。

火曜沈去病:“不错,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为五岳之名,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为七渊之名……”

辰星水曜忽然打断了火曜沈去病的话:“你眼下在雄伯山?知道怎么去腾简山吗?”

火曜沈去病:“大致方向知道,那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辰星水曜:“九黎之间,并不全然和睦,就我所知,贪黎、武黎、广黎、辅黎是同盟。

文黎、巨黎、禄黎又是一盟。

破黎、弼黎两族再是一盟,且同贪黎、武黎、广黎、辅黎四族关系恶劣,仇恨深重。

别的地方我不确定,但武黎一族常在腾简山。

他们同破黎一族是世仇,你眼下被破黎一族围攻,唯有尽力借势借力。”

木曜未来弥勒沉吟:“武黎、破黎虽是世仇,但毕竟同为九黎,同我辈人间之民相遇的话……”

辰星水曜:“除此之外,也无旁的办法好想,既已如此危险,唯有试试看了。”

“说得对!”

火曜沈去病先是精神一振,然后又苦笑:“可我这会儿已经被围死了,出不了雄伯山。”

雷俊:“你脚下位置,具体情形再讲讲?”

火曜沈去病:“是块阴邪之地,叫人很不舒服。”

雷俊:“我有一法,行阴阳交转之道,当可引发地海阴潮,邪潮席卷之下,或可助你暂时破解九黎之民的围堵。”

火曜沈去病:“具体该怎么做呢?”

雷俊:“这种时候,我就直接问了,你走什么修行路数?”

“武道,炼体武道。”

“那凭你自身阳刚血气,正可引发阴极大潮。”雷俊言道:“不过这有个问题,会让你大量失血。”

年轻武者难得少许犹疑:“呃……”

不是他不信雷俊,而是对武者来说,受伤失血直接影响巨大,就算能破了眼前雄伯山之围,后续他也难以保证自己能顺利前往腾简山。

而且他要面对的对手是九黎之民,修行道统皆是巫门之法。

当中咒祝、巫蛊、血河的巫术,都可能利用他的血肉做文章,或是咒杀他,或是追踪他。

沈去病孤身深陷地海,面对众多高手围追堵截,能支撑到现在,他身为武道高手超人不止一等的身法速度是关键。

一旦失血降速或者容易被人锁定位置行踪,注定他跑不到腾简山。

“我有一个法门,火曜或可试试,免除隐患。”

木曜未来弥勒沉吟片刻后,终于开口:“我这里有门枯荣之法,便是受伤情况下也能锁住气血生机不外泄,虽然会影响你身法,但非常隐蔽。”

对手中有修持巫门神舞一脉和咒祝一脉的九黎高手,已经将沈去病所在山区完全封死。

故而,当前只凭枯荣之法收敛声息尝试溜出去已不可能。

但用雷俊的办法先引发地海阴潮爆破一下,然后再凭枯荣法趁着混乱混出去,便有了机会。

火曜沈去病这次是当真大喜:“好,这两下一合就没问题了,谢谢大家!”

雷俊、未来弥勒当前都不多废话,立马准备起来。

他们一道一佛,而沈去病却是武者,直接使用他们的法门没可能。

好在不论雷俊还是未来弥勒,皆悟性超卓,举世罕见之人,很快便做出贴合沈去病情况的改良。

将这些法蕴道理妙义,通过或文字或图形的方式传递给沈去病后,众人便一起安静地等结果。

接下来如何,要看沈去病自己。

雷俊私下看了看。

沈去病有他的千里传音符。

但当前受人间、地海虚空界域之隔,雷俊也难以凭此锁定沈去病位置。

不过,没过太久,天书宇宙中象征荧惑火曜的星辰便再次亮起。

“成功了!暂时甩开了他们,不过身后还有尾巴。”沈去病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中气不足,但情绪振奋。

只是可惜他当前失血受伤,虽有佛门枯荣法相助锁住气血,但仍然面临九黎高手后续追击。

所以他依辰星水曜指点,往腾简山方向赶去。

“这趟真是太谢谢大家了。”沈去病边赶路边说道:“如果能脱险,我尽力寻些地海特产回去谢诸位!”

情况比大家预想得更顺利。

沈去病成功逃到武黎一族所在的腾简山。

破黎一族中人吃了点亏后,不得不退走。

而晚些时候,才脱险不久的沈去病艺高人胆大,居然从武黎一族借出精兵强将,反过来去找破黎一族的麻烦。

“九黎之民固然是大唐强敌,但我想先找前隋余裔杨玉麒。”沈去病言道:“先前就感觉他像是在计划些什么。”

土曜方岳和太阴月曜听过沈去病进一步的描述后,都陷入沉吟:“确实,杨玉麒似是在地海中筹谋某种儒家祭礼……”

沈去病坐立起行,没有任何犹疑,大体稳定自身伤势的情况下,就立即随武黎一族高手一同出发。

他的直觉和果断都是正确的。

找到杨玉麒的时候,祭礼正开始发挥作用。

有破黎一族高手在旁看护,有杨玉麒主持,叫祭礼承受外界攻打,但仍能继续勉强运行。

沈去病冲得兴起,也不再多顾忌,再次场外求助。

听他描述杨玉麒的祭礼后,土曜方岳和太阴月曜异口同声:“宾礼!”

雷俊此刻不再插言,只静静听着。

儒家五大祭礼者,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其中宾礼,乃迎来送往,招待宾客之礼。

杨玉麒联合九黎之民设宾礼做祭礼,他想干什么?

“九黎一族长居黑暗地海,相较于其他巫门修士有强健体魄的同时,变得畏光,哪怕是人间夜幕下,他们仍感到不适。”

太阴月曜徐徐说道:“但如果杨玉麒以宾礼帮他们制作合适的礼器,说不定就能打破常规……”

即便九重天境界的九黎高手,都极少离开黑雾范围,不论日夜。

而杨玉麒较为特殊之处,在于他除了是人间八重天大儒外,更是前朝宗室最正统的余裔。

哪怕前隋已经失了江山,对人间来说,隋室杨家仍然有几分特殊之处。

他的宾礼,于九黎之民而言,便有特殊意义。

仿若开门揖盗。

“杨玉麒终归是前朝宗室,真的会这么做吗?”土曜方岳皱眉:“就算给他成事,也不会重现前隋江山。”

雷俊语气平静:“输无可输,做赌徒了。”

太阴月曜:“不可给他成事。”

土曜方岳显然同意这一点。

他同太阴月曜当即参详起来,然后指点身在地海的沈去病。

于是,宾礼破。

杨玉麒事败。

“他果然祭炼了大量礼器,大半毁了,还剩下三、四件。”

火曜沈去病短暂说道:“请诸位仍然提防少数九黎高手侵入人间,我现在去追杨玉麒!”

话音未落,象征荧惑火曜的星辰便黯淡下去。

雷俊等人在星光笼罩下面面相觑。

太阴月曜:“火曜心如赤子,意如金铁,实在不可多得,惟其如此,才得道多助啊。”

辰星水曜:“我更关心他能带回点什么来。”

土曜方岳:“君子施恩不图报,我个人不需要火曜补报,不过我也不反对各位,如果形成惯例,将来大家也能更紧密合作互助,而非提防戒备。”

太阴月曜:“不错,今天又是一次长足进步,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类似合作。”

雷俊和木曜未来弥勒都没有多言。

稍晚些时候,沈去病百忙中又传了些消息回来。

第一条就让雷俊险些呛着:

“龙虎山唐天师携天师剑也在地海里,跟破黎一族族长黎岩大战一场,后续情形不明!”

黎岩,便是当初击杀叶梁等人的那位九重天九黎大巫。

雷俊正考虑自家掌门同对方大战的后续影响,却很快接到唐晓棠的主动联系。

借雷俊的天视地听符,唐天师传讯回来:“雷俊,你或者元师叔,带天师印来我这边,我这会儿不方便就此离开地海。”

雷俊:“只是天师印,不用天师袍?”

唐晓棠:“天师袍你随意,但天师印要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