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37(1 / 2)

   第九章

   光熙十年,怀山之变发生的前一年,也是陆纨的妻子芸娘过世的第六年。在这个春天里,陆承十岁。

   陆承自八岁出了母孝后,被父亲陆纨送进了陆家族学念书。这年头,北方的教育条件远远落后于富庶的江浙地带,大周开国一来,几乎每届恩科的前三甲都被南方子弟包揽,更不提南方比北方多考中进士的人数。

   就连陆纨,也是因为其父曾任苏州府同知,所以他自小在太湖流域读书,承袭的乃是太湖子弟的教育。

   北方的书院不多,而陕西逼近河套地区,不仅是书院少,就连好的族学也是凤毛麟角。陆家族学在整个陕西都远近闻名。陕西的许多士族门阀都愿意想法子走门道,把子弟送进陆家族学中来。

   因此在陆家族学里头,每一天都相当地热闹。

   陆承自小跟在母亲芸娘身边。芸娘是由陆纨的老师银川先生做媒,千里迢迢从南方水乡嫁到西安府来的。

   陆承与他母亲芸娘一样,打小就长得漂亮,这份漂亮使他在陆家的一群孩童中脱颖而出。

   芸娘是个极有才华的女人,陆纨没空暇的时候,陆承便跟着母亲读书。虽然芸娘生下他以后,身子日渐衰弱,情绪也时常出问题,可是她的才气并没有因此减少半分。

   她将抱怨、哭骂、伤痛等负面情绪展示在陆承面前的同时,也将咏絮之才也全都传授给了他。

   所以,陆承委实是个钟灵毓秀的孩子,不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学识上。这份钟灵毓秀更使得他在陆家族学中格格不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何况人的嫉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