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大单子送上门85(1 / 2)

时间飞转,如几条白驹跑过,进入了六月份。

林正阳的摆摊生意正常进行着,每天都能维持着30块钱的收入,而牛奶冰棍也能每天有15块钱的收入。

这期间黄洪伟和前进见到冰棍卖得这么好,都想多卖一些冰棍。

可是林正阳只有那么多的牛奶,除非再把牛奶兑水,变成三分之一的牛奶,三分之二的水这样才能多做一些牛奶冰棍。

但是林正阳不希望把牛奶口味的冰棍做得这么廉价,坚持是最少一半要有的牛奶。

而且他们家的冰柜只有200升容量,75斤的牛奶做冰棍已经是差不多到极限了。

所以即使想多做一些冰棍也是做不到的。

林正阳把事跟黄洪伟和李前进说明白后他们才打消这多卖一些的想法。

而进入六月份后,村子里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情,砖瓦厂依旧全力以赴赶制水泥厂的砖瓦订单,争取在六月底完成供货。

养殖场的长白猪正在茁长成长中。因为廖志祥管理严格,杜绝闲杂人等靠近猪舍,同时还保证猪舍的卫生,这让长白猪基本没有生病。

而大队的干部们注意力开始集中到了田里的水稻上,保障村里的早稻能顺利完成收割。

这段时间他们省多有台风出现,伴随着大量的降水,涝灾很容易造成水稻减产。

而这早稻是要交公粮的,如果减产了那会对农民的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而大队干部们会每天关注着天气状况,一有情况出现就能随时采取措施。

如果降水过多,立刻排掉田里的水。

林正阳见阿爸迫切的要掌握天气情况,就给他买了一台收音机来收听广播,专门用来收听天气预报。

只不过林正阳是知道的,今年六月份他们省并不会受到台风袭击,能平安无事的完成了早稻的收割工作。

不过他们省作为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所以这种不得不重视及防范的意识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时期的农民吃饭全靠老天爷赏赐,风调雨顺个几年,就能攒点钱,突然来了干旱或者洪涝,一年直接白干,甚至前些年攒的钱都要贴进去。

林正阳记忆里他们省受灾最大的年份就有1994年6、7月、1996年7月、1998年6月、2001年7月、2005年6月等,这些时间段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造成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好在八十年代他们省的气象还算平稳,虽然也有范围的灾害但并不大。

纵使林正阳知道后世的部分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他也不能直白的跟阿爸说,只能婉转跟他说今年会风调雨顺的,让他不用担心。

不过林国进只当是儿子说的好听话而已,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盯着天气变化。

林正阳见阿爸不信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

时间来到六月中旬,阳光炽热得让人睁不开眼,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林正阳却像往常一样到水泥厂门口摆摊。

东西买完后,林正阳收拾好摆摊的物件,准备收摊回家。

就在这时,他瞥见王永庆正朝着自己走来,心中有一丝疑惑,这王大哥就在刚才还来他这里买了东西,现在怎么还朝他这边走过来呢?

正当他思考的时候,王永庆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林正阳连忙迎上去,笑着问道:“王大哥,这是没吃饱吗?可惜我都快卖光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