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武道元初(1 / 2)

武昭先留下青壮年和孩童,开始分批教导修行,第一步就是锤炼体魄。

他在前将推衍的十二式慢慢演化,众人在后临摹。

“动作再慢一点,对!如行云流水,呼吸要自然,感受体内之气......”

“止戈之武”神通同时发动,一缕道韵从武昭体内流动,周围众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武道修行状态。

几循后,大家都学得有模有样,但都徒有其形,还未得其真意,更无一人达到意气合一、以意领气的状态,最多就是引真气走周身经脉。

武昭并不气恼,因为这功法修行武道,虽然人人能修炼,但也要看天赋。

根骨、经脉的情况因人而异,武道根骨、悟性依然很重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只要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勤奋总能补一部分天赋上的笨拙。

倒是有五个孩童和三个青年的武道根骨、经脉是相当不错,其中包括武姞。

只是有一个青年现在是独臂,所以将来修行总是有残缺。

武昭决定将他们收为徒弟,将一直伴自己修行。

经过半天修炼,在武昭一一引导指点下,有部分人能够以意领气,引入真气游走周身经脉,正式步入武道修行第一步,其余众人只能满怀遗憾地回家自行修炼。

午后,换来了一群年轻女子和妇人,武昭依旧一一引导修炼。

可是大多数老人经脉基本上处于闭塞或者萎缩状态,即使感知达到意气合一的境况,但已然不能够游走周身经脉,也许只能通过一些天材地宝的温养才能再度踏上修行之路了。

而在众多年轻女子中,发现几个天赋较高之人。

其中阿兰的经脉虽然韧性十足、通达有序,但根骨确实太单薄,道基根骨先天而定,这是难以弥补的。

征求了几位女子意见,她们同意将花更多时间跟随自己,这样就有十二位将伴随自己长久修行。

修行之路看天赋,也看毅力,更看机缘,其余众人中也许有大毅力者和大机缘者,会在不久将来后来居上,赶超这十二人,对此,武昭满怀期待。

武昭决定为自己初步推衍的武道之法,定一个名字为《武道元初——感应篇》。

将三条武道法令作为这武法的开篇准则,并再次对众人立下法令,要求众人跟随自己走上修行一路,从此拳向外而不对内,拳敌强而不凌弱,拳随心而不逾矩。

众人均严肃以待之,高呼得令!

.......

每日晨时至午时,村里众人按照武昭要求分批来到河滩修炼,武昭则一步步带领大家走上修行之路。

天赋异禀者,在明师引导下,总能快步而行。

被武昭看好的十二人很快就有了成效,化气淬体能自行引气游走全身四肢百骸,力气增长一倍不止,一步可踏丈许,足以与奔马同行。

而其他人也有不同程度变化,最明显就是身体变得灵活许多,力量也有提升。

上午带头修行,下午指挥狩猎、劳作。

一月时间悄然而过,武昭突然发现自己化气淬体已经充盈到四肢百骸和各大经脉,有隐隐胀痛之感,看来已达到当前肉身锤炼的临界点,如再引气游走全身,便会过犹不及,伤及根本。

“大哥,大哥!发现玉兴城的巡猎使,正在向村里赶来!”武二气喘吁吁,身上披着裁剪整整齐齐的白熊皮绒,脚儿却走得慌慌张张,左腿上绑着的木头敲击地面“咚咚咚”直响。在修炼月余后,武二一瘸一拐的奔跑速度比之前也快了不少。

“别急,慢慢说!”武昭压压手,递给他一碗水。

武二接过碗,一口吃完,气息平复了许多,“一队巡猎,十二骑,从西边而来,和之前一样,应该是越过南边千岛湖绕过来的。”

“才十二骑?那你慌个锤子!”如果只是普通巡猎使,在自己未被下符咒之前,就能一人解决大半数,现在修行一个月,不可能越活越回去了吧?

但一想,村里众人这反应也很正常,被玉兴城多年苛税、徭役压榨,如果不服从,就用各种力量和手段使反抗者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众人心底虽有怨恨情绪,但始终对强权有畏惧感。

武昭之前不低头,还被下了符咒残忍折磨,一想此处,武昭愤懑之火在心中点燃,咬牙怒喝一声:“跟我来!”。

武昭踏步一跃,挥手叫众人跟上自己。

“许老大,你看那堆贱民在村口迎接我们!”阮小二指着青林村口,那儿的破烂牌坊下站着成群结队的村民。

许山金是玉兴城的巡猎使三队队正,专门负责到玉兴城城北面的散居村落收集各类税赋,包含用地的地税、喝水的水税、打猎的狩猎税、煮饭的炊烟税、建房的房税、结婚的交合税、生娃的落子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