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遇小二妮(1 / 2)

时间是1990年,海市第二高级中学。滨海一直是县,上一世从他读初中的时候就喊划市,一直到了他穿越的那一刻,也还是滨海县。可谁知,重新活一回十八岁的时候,滨海县竟然变成滨海市了。

真稀奇。

但操蛋的报志愿制度还没变。第二次模拟考呀,决定的是高考志愿怎么报的问题。九十年代的时候,填报录取志愿在高考之前的一个月。对,你们没看错,先报志愿再高考,就是这么牛。九十年代的高中生想读哪所大学,想学哪个专业,兴趣之外,全靠估测。

怎么估,当然通过模拟考试来估。高考之的模拟考有三轮。一次模拟排座次,二次模拟看水平,至于三模,那就是高考之前的一次练兵了。看发挥,练心态。二次模拟的分数,就是高考填报志愿重要的依据。

1990年的滨海,已经有了初步兴腾的迹象。当然没有满街的大汽车,小轿车,但满街乱窜的摩托车,却已经是络绎不绝了。

发了一会怔后,萧敬山接受了他重回十八岁的现实。活着总比死了强。上天既然给自己一次重来的机会,那重来就重来,谁怕谁呀?至少环境没变,身边的人也没变,还是当年的小伙伴。反正老子还活着,而且是年轻的活着,全无挂碍的活着。

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大街上,肚子里咕咕的叫着。饥肠辘辘呀。最后一门考试虽然没到时间他就晃荡出了校门,以出去打针治病的理由。但胡乱的逛了那么久,如同一个外表平静的行尸走肉。等他回过神来,午饭的饭点已经过了。甚至,下午上课的时间也快要到了。

二模结束之后并不立即休息。高三的生活,除了紧张就是紧张。连周末都没有休息时。而是一个月休息一天半。那一天半谓之大休。平日的一星期里,只有星期六的下午,在上完两节课后,才会允许同学们休息一两个小时。算是放风,洗刷。到了晚上,晚自习还是要正常去上的。

所以今天虽然是二模,又是星期六。但最后一门课既然是上午考完,那么下午的两节课一定要上。

而且下午的两节课还是语文,老班的课。

老班是班主任的意思。他们班的老班是章诸,既是班主任又是他们班的语文老师。周六时间特殊,语文课就安排在了周六。两节连上,是专门的作文课。

萧敬山一点也不想去。他觉得自己理由充足。反正上午刚刚在考场里昏厥,自己出来也是为了瞧病。而且监考的魏老师,本来就教他们班的数学,肯定早把情况和章诸说了。所以翘课一下午,天经地义。

他摸摸肚子,决定找个小摊点填饱肚子。这时候的小摊点非常简易,一般就是在街边路旁支起个摊子,把用过的装化肥的编织物袋子,连缀成片,做一个简易的帐篷,冬天挡风,夏天遮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小吃摊了。

徐家的火烧不错。五毛一个,一块钱两个。再加一块钱买一碗馄饨,中午饭就有着落了。萧敬山辨别了一下方向,熟门熟路的径直走过去。只转了两个小胡同,果然徐家的火烧摊子就出现在了眼前。

没变,一点都没变啊。当然老板变得陌生了,毕竟这个灵魂早都经历了几十年,新旧记忆融合再好,也不会特意的去记忆某一个路人或者擦身而过的事。

幸好味道还是记忆里的那个味道。就在萧敬山大口大口的咬着火烧,小口咂摸着馄饨的时候。偶然之间抬头望去,一个青春朴素的身影出现在对面的街边,慢慢的向前走去。摇晃的马尾辫,无数次脑海中回忆起的青涩的那张脸,刹那之间,已经晃花了他的双眼。

张元敏?他和她当年无疾而终的初恋啊!

竟然是张元敏?我看到了谁?我竟然看到了黄毛丫头小二妮,张元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