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证物(一)143(1 / 2)

从苍玉城出发,姜尚等一行六人抵达三岔关镇,便改成两路人马分道扬镳了。莫江、焦龙、翎公子和阿葭蛉徳带着沿路招募的五百士卒,比姜尚、柳孟肴更快地赶路,如果是走同一路线,他们会比二人早一周到达,但四人绕道去了龙涎庄了解战后重建,又经日月湖探查了月湖沉水的情况,才耽误了时间。直到李方贵他们到宝鼎的第四日才到,把仅剩的二百八十士卒安顿好后,面见了国王和姜尚公等人。

阿葭蛉徳和仝袤、韩杰、核桀荼乌、扈扎戌、达尔干都是熟识的,他们同属蓖箩国流亡者,只是达尔干违背了流亡者的初衷,成为季磬的邪恶爪牙之一,正与隆辉太子、仝袤在离赤原不远的险要对垒。韩杰、林环和竖亥法师镇守泰扶口镇,防铁驴脚的进攻。扈扎戌助李踞将军驻军放瓮亭,防守荷花门和雪林的食人兽。阿葭蛉德到时,辟临峰已经离开聚玉宝鼎回了困民谷,他与护送太后来宝鼎的核桀荼乌重逢,核桀荼乌告诉他扶桑城的遭遇,叙旧感慨,不忍分别。

虽然成立帮派在青丘国是被明令禁止的,但莫江、焦龙和林环被肭仂祖授予堂主和副堂主的身份,对青丘国的青年们影响颇大,尤其他们助国王擒反贼肭仂坶,更在国中传为佳话。国王虽然安排手下探查国中帮派之事,对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提及此,只说些龙涎庄重建的情况。

翎公子和柳孟肴父子相见,自然有多些话要说的,便和阿葭蛉徳一起暂住国王别宫。重逢的时间流逝甚是迅速,不知不觉便已入夜。阿葭蛉徳与核桀荼乌老友叙旧、翎公子和柳孟肴父子叙旧,厄礼舜和柳孟肴畅谈国事,与姜尚一起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话的莫江和焦龙表面平静,却是想急切和堂中兄弟相见,姜尚看在眼里,当然明白二人心事。

“看看吧,就我们三人没事干,不如到外面走走吧!”姜尚提议,于是三人别过众人,离开国王别宫到街市闲逛。

“知道二位有事要忙,你们自去吧!我一个老者随处走走即可,”姜尚推了推莫江和焦龙,便要各走各的。

“这……”莫江吱支吾吾。

“不用感到为难,都老朋友了。担大任者,当决然果断,”姜尚笑了笑,“有些事虽然想做得不为人知,但我一个老者还是看得出来的,再说厄礼舜也不是傻子,都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只是,仇恨引人走向失败、失去光明,我们终将面对的是全面的黑暗,不是自己坠入黑暗。”

姜尚老迈的背影才消失在街景的夜色中,莫江在外面等着,焦龙刚把翎公子从其父亲身边拉出来,便有人来接引三位了,他们走进背街,拐弯抹角行不多久便到了那栋隐蔽的老宅,来参会的弟子比前次多了一倍,五个分舵舵主、十五护法均已到齐,为亲睹白堂主任命的莫少侠,这个昊府的遗孤昊承海,大厅挤得满满当当。果然仪表堂堂,比传说的还有领导风范。但尽管在场的人都很满意莫堂主,他还是拒辞堂主之职,宣称真正的堂主就在身旁。他把柳翎儿介绍给大家认识。

莫江不是一时兴起才想要把堂主之位让与柳翎儿,自从他知道柳翎儿是巫咸部咸霍州首领的遗孤之后,便萌生了此念头,从苍平城到沿城这一路没少向翎公子说起此事。把允川堂堂主之位让给十巫部首领的后人,似乎也很符合允川堂的发展历程。

“你是十巫部的后人,更是首领仅存的血脉,你得继承父亲未尽的使命把纷争仇杀这么多年的十巫部重新团结在一起,方才不枉费了柳孟肴的悉心培养和咸霍州首领的寄托,这正是借允川堂之力的大好时机,一旦错失,要再光复十巫部就难了”莫江劝道。

在莫江不厌其烦的劝说下,翎公子还是妥协了,答应如果允川堂的众弟子不反对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我们可不想白堂主尸骨未寒,允川堂就被朝廷或别的帮派给收编了,” 银盾分舵舵主马泊昀愤愤地喊,尽管翎公子看起来比莫堂主还年轻几岁,在众人眼里也是合意的人选,但他是柳孟肴的儿子,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我不是对战功显赫又激流涌退,弃官从商的柳孟肴有所成见,相反我还很喜欢他,但毕竟朝野有别,青丘国历史也都是禁止帮派出现的,更不可能两立了。” “翎公子是咸霍州首领的儿子,十巫之乱时在朱崇明老伯和柳将军保护下得以幸存,而昊少禹前辈也正是为了保护巫咸部仅存的血脉才全家蒙难,”焦龙副堂主告诉在场的堂中兄弟,翎公子是霍州首领后人的传闻此前多多少少也传到帮中人耳中,只是不知真假,如今莫堂主都让位于他,想来事是真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