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节气46(1 / 2)

明末清初的几个汉奸里面,比较有名的是三个人,分别是范文程,洪承畴和吴三桂。

这三个人里面吴三桂投降清军还有点迫不得己,而范文程投靠清军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被清军给强制掠夺,一个是主动投靠。

而洪承畴的投降过程那就是一个清晰明了,他投降那会明朝还在呢,崇祯信任洪承畴,给了他高官厚禄,甚至听说他死了之后还按照最高规格给他修了天坛。

然而,洪承畴投降了!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苏武,这个人家里很有钱,并且还是一个官二代,这种人自幼养尊处优,也没有上过战场,就是当了一个使者去了一趟匈奴。

同时期的汉朝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叫李陵,他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后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上过战场的将军,因为寡不敌众最后投降了匈奴人。

苏武因为坚决不投降,被广为歌颂

李陵因为投降了匈奴,被人骂了一遍又一遍。

这两个人之所以风评如此之远,因为两个字气节!

气节这种东西看不到,摸不着,甚至闻不到一点点味道,可却让人崇敬。

汉朝千年之后的明末也有人有气节

当然了,大部分人是没有的,要不然明朝也不会亡国。

而和洪承畴同一时期的“苏武”也有,这个人叫史可法,史可法的能力确实一般,但是现在史可法的评价比洪承畴高太多了,而实际上洪承畴这个人做的事情也比史可法要多,这这些却丝毫不影响史可法的评价比洪承畴高。

清军入关之后,洪承畴给多尔衮上书,劝告多尔衮在清军南下的时候不要胡乱杀人,不要抢劫,后来因为剃发令事情引发了明朝人强烈反抗,造成了许多流血事件,洪承畴又主动前去安抚,避免了更多的屠杀事件的发生。

这么来看的话,洪承畴是不是干事的人?

其实不然,因为李陵在投降之前对汉朝的贡献比苏武要多得多,苏武在出使匈奴之前,没有做出过任何贡献,难道就能说李陵比苏武要好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