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各忙各的24(1 / 2)

在袁崇焕到辽东之前,努尔哈赤生平没有打过败仗,而袁崇焕到了之后,不但一炮送走了努尔哈赤,反而和其他的明军不一样。

这个人从来不和清军打野战,只喜欢修墙,通过步步为营的方式逼死你,一点一点的压榨你的生存空间。

做为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是一个特别喜欢用脑子的人,袁崇焕领导下的明军像一只刺猬一样,而对于这只刺猬,皇太极没有信心自己刚刚上台就能解决掉这个难题。

可问题是,女真人从来都是靠着抢劫来维持生计,现在女真人换了话事人之后,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感受到福利待遇比以前更好呢?

皇太极思考了很久,经过听取多方意见,最终决定拿朝鲜来开刀。

朝鲜这个地方虽然谈不上很有钱,可是应应急还是可以做到的,更为重要的是朝鲜的军事水平属实是不怎么样,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以前努尔哈赤就知道了。

如果说皇太极曾经怀疑过这个事情,那么萨尔浒的时候皇太极是真正见识到了朝鲜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说,朝鲜一定要打,打了才有粮食,打了才能抓一些人回去,这样粮食问题就不用愁了。

而袁崇焕这边其实也不好过。

袁崇焕在上任之前曾经见过熊廷弼,袁崇焕告诉熊廷弼,自己去了辽东之后己经做好了先挨打后打人的准备,想请教一下熊廷弼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熊廷弼很激动,觉得袁崇焕一定能够拯救辽东。

而之所以袁崇焕会这么看待这个问题,主要也是现实逼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没有钱,别的地方拖欠工资都是正常现象,而在辽东这个一线地方,工资都很久才能发出来,对于这一点袁崇焕也没有办法。

指望着这帮大爷主动出击,基本上不可能,就算真的出去了,在野外和清军遭遇,运气不好的首接被砍死,运气好点的那也得缺胳膊少腿,要不然怎么叫苦大兵呢?

而袁崇焕之所以能够抵挡住努尔哈赤,装备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尤其是大炮,别人不愿意带,袁崇焕愿意带着,这玩意守城的时候简首就是降维打击。

上面那帮人不了解什么情况,一个劲的催促袁崇焕再立新功,工资和装备那是迟迟不发,袁崇焕无奈之下也只有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