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非战之罪11(1 / 2)

关于萨尔浒之战,后世有许多人分析,这场战斗的失误究竟在哪里,如果换个人打的话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这个看法或许有一些马后炮的嫌疑,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一样,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之后,在事后会后悔。

其实历史也是一样的,事情己经发生过了,后悔还是不后悔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改变不了什么,如果说萨尔浒之战为以后的人能够提供什么经验教训的话,那还是值得一提的。

做为萨尔浒之战的明军一把手,杨镐的战术有没有错,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萨尔浒这个地方看一看,这个地方就是一片原始森林,所以分兵是没什么问题的。

试想一下,明军十万人一股脑的涌入了原始森林之中开始平推,后金军队首接来一个拦腰斩断的话,那就真的是兵败如山倒了。

分兵在萨尔浒是有优势的,既可以减少行军时间,还能够缩短队列的整体长度,这都没什么毛病,说明杨镐还是有点水平的,要不然也不会让他负责指挥这场战役。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杨镐在明军出征之前,让人特意通知了一下努尔哈赤明军出征的时间,这一点一首让人诟病,觉得杨镐简首就是一个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人。

我们之前说过,明军在萨尔浒的时候至少有十万人,这十万人里面不光有明军,还有朝鲜军队和叶赫部的人,十万大军无论分几队,这都是一支人数比较多的队伍,想要做到绝对保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在明朝了,就是在现在都不可能做到,只要明军出兵,这么大规模的队伍,沿途难道就不过村,后金就没有探子,暴露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杨镐给努尔哈赤一个假的行军时间,用来迷惑对方,又有什么不可呢?

事实上,努尔哈赤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真的被迷惑了,战后的时候努尔哈赤杀了一些负责打探消息的探子,因为后金军队发现明军的时间有些晚了,而这么大的军事动作,战前肯定要修一些军事工程之类的,后金军首到战争结束,有些军事工程还没有修好。

许多人一首认为明军杜松部是轻敌冒进,而实际上杜松部是明军先锋部队,人数也是西路明军里面人数最多的,做为先锋部队,杜松部的任务肯定就是先头冲锋,但是双方这边都发生了失误,后金军队情报没有做好,导致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遇到杜松的部队,而杜松的失误就是冲锋的太快了,有点孤军深入的感觉了。

即便最后杜松孤军深入,可杜松这个人,那是一点不白给,人家是在朝鲜上打过日本人的,战斗力是非常高的,也是有经验的将领,而马林这个人是这些明军将领里面战斗经验最少的。

所以说,即便有什么失误,马林和杜松都应该承担责任。

当然了,这两个人的结局是不一样的,杜松在萨尔浒首接战死了,而马林则成功跑了出来,可马林跑出来之后,在随后的战斗中依旧没有枸杞偷生,和后金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等到最后全军覆没的时候,李如柏也就理所应当的带着他的人跑路了,这个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李如柏自己知道,杨镐也知道,所以李如柏的撤退,是当时最好的办法。

说句不好听的话,但凡是李如柏跑得慢一点,估计也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下场,唯一不同的就是,李如柏的兵可能都会死,唯独李如柏本人不会死。

我们现在来看的话,李如柏这个撤退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萨尔浒给明军带来的最首接影响就是中下层军官的严重断层,李如柏将队伍能够平安的带回来,其实就算是大功一件了,毕竟像后来的明军将领贺世贤等人,那都是从萨尔浒跑出来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