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张硕:只是一点小进展!26(1 / 2)

实验基地,中心楼三层办公室。

平日安静的办公室变得很热闹,高洪利、谭志明正对坐着,于飞和廖振宇则坐在一侧沙发上。

桌上的茶水还冒着热气。

高洪利端起来轻抿了一口,才说道,“从对比的图像来看,值得注意的不只是那一小块没有粒子点位的区域,包括中心位置,也包括最边缘,和模拟图像也存在差别。”

“如果算法没有问题,这些都可能是设备和干扰带来的影响。”

谭志明点头道,“计算中心那边,我和鲍贺星说了,让他们用这个算法去分析之前几次实验。等结果出来以后,放在一起看就能了解个大概。”

“鲍贺星说还要修改代码,也不知道要多久。”

他有些不满道,“竟然只针对单次实验,而不是通用算法!”

“这个我知道。”

廖振宇接过话头,“研究针对的就是这次实验,如果换做是其他实验,模拟代码就会有区别。”

“修改应该很简单吧?”谭志明看向廖振宇,他对算法没什么研究,不了解其中的难点。

“很难说。”

廖振宇想了一下,解释道,“如果不涉及到偏差评估体系,就只是更换模拟代码,肯定要简单的多。但如果实验强度有差级,就会很麻烦。”

谭志明笑道,“看来,做这个研究的那个博士生,叫什么?张硕,对吧?他还是很有水平的。”

“而且,也很有意思。”

他说着大笑道,“今天的会议上,他竟然说什么电磁能量和基础力发生作用导致力场混乱?”

“就这个说法,让我想了几十年也想不到。还是年轻人有想法啊,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说。”

“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回他。”

于飞跟着嗤笑一声,“这个说法颠覆了基础力的特性,能量和力根本完全不相关。”

“但也不怪他,他是读数学的,不懂物理。”

几人正说着,刘烨推门走了进来。

高洪利马上问道,“张硕和罗教授走了?你们的项目验收工作应该结束了吧?”

“我和鲍教授沟通过,算法没问题,验收通过了。”

刘烨回答。

“既然没问题,就把项目结算了吧。”高洪利满意的点头,“这个项目做的好,速度快、质量也高,要是合作项目都能做到这个水准,真想把研究都外包出去。”

其他人都听笑了。

几个人又闲谈了一阵。

刘烨拉了个椅子坐下来,犹豫着开口道,“我刚才和张硕谈了一下。他认为那一片粒子点位稀少的区域,有可能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物理现象……”

他把张硕的话复述了一遍。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未知物理现象,但我觉得张硕有一点说的很对,我们应该研发一种能够把所有的粒子对撞实验数据放在一起,来和标准模拟图像进行偏差分析的算法。”

刘烨说着站了起来,踱步思考着,“我认为可以继续和张硕合作,只要拿出一些经费,就能拥有这种新的分析手段,到时候,对比研究就能扩大化,甚至扩大到去研究其他机构的实验数据。”

“这样一来,也许就会有新发现。”

其他人都在思考着。

谭志明好笑道,“刘烨啊,你真是被灌了迷魂汤。做了这么多年的实验,不知道发现未知物理现象的概率有多低吗?”

“而且,如果有需求,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来做?”

“我们的计算中心,拥有高能物理领域最齐全、最优秀的研究团队,为什么要找个博士生来做项目?”

“上一次,研究是他的,现在项目已经结算了。”

“以后再有什么想法,我们完全可以让计算中心去做研发,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其他人都听着点点头。

刘烨和廖振宇对视一眼,他们对于研究的难度有了解,感觉要做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张硕和罗勇军已经坐上了飞机。

罗勇军一路变得有些沉默,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今天的会议上,讨论了好几种可能,为什么没讨论‘未知物理现象的可能’呢?”

“应该是有可能的吧!”

“我觉得,你的想法……也是有可能的吧!”

这句话说的有点犹豫,他还是继续道,“总之,不能排除未知物理现象的可能性,当时你为什么不继续说了呢?”

“人微言轻!”

张硕用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情况,“我就是个普通的博士生,读的还是数学专业,有人会在乎我的看法吗?”

“别说是其他人了,罗老师,你想一想,就连你都是这样,对吧?”

罗勇军搓了搓手,自己的想法被戳穿有些不好意思,“确实有点……电磁能量和基础力发生作用,好像是颠覆了能量和力的特性。”

他补充道,“我对于物理了解的不多,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换个角度想。”

张硕道,“如果我是一个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会议上说了同样的话,你会有什么想法??”

“顶级物理学家说的,或许值得研究一下?”

“所以啊,人微言轻。”

张硕道,“看谭院士的态度就知道,我有什么想法、说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干脆就不说了。”

罗勇军认可的点头,“有道理。你是个普通的博士,我是个更加普通的数学教授……”

他有些垂头丧气。

从实验基地一直到飞机上,罗勇军就感觉有些怪怪的,心情怎么也舒畅不起来。

现在想明白了。 项目完成了验收确实挺不错,但回去以后,手里没有百万级大项目,他就重新变成了普通的、经费稀少、头发快掉光的数学教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