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这才是使用科研币的正确方式!21(1 / 2)

“罗教授,别着急,先坐下休息。”

“你们这个项目做的太快了,从经费下来到现在,也就一个星期吧?这就申请验收了?”

“我可决定不了,理解一下……”

“王主任说她马上过来!”

周建新不断安抚着罗勇军。

罗勇军全程黑着脸,连一句话都不多说,脑子里一直想着刚才周建新的称呼。

罗大肉?

这也太不尊重人了吧!

王朵菊很快来了。

她风风火火的进了办公室,招呼了罗勇军一声就问起了情况。

然后,她马上打电话给张硕。

罗勇军不满的嘀咕道,“我不是说已经完成了,后台已经申请提交验收,你们通过一下不就好了。”

王朵菊扭过头,认真道,“这是张硕的项目。”

这下罗勇军没话说了。

张硕正在上课也没接电话,等下了课看到王朵菊的留言后,就干脆跑了一趟行政楼。

行政楼办公室。

罗勇军一旁不满的撇着嘴。

其他几人都带着好奇的打量着张硕,王朵菊直接开口问道,“张硕,我听罗教授说,你们的项目完成了?”

张硕点头,“刚完成,报告也写好了。”

即便是知道张硕的回答,办公室里的人还是很惊讶。

“怎么这么快!”

周建新忍不住喊出了声,“那可是百万经费的项目。资助期一年,我都觉得很少了!”

“这种项目,一般都是两年或者三年以上。”

“如果是两年或三年以上,高能所就不让我们做了。”张硕解释道,“这个项目值钱的是突破性的研究、全新的分析方法,而不是软件编程,不是代码数量。”

“我的研究已经有了核心算法,做项目只是完善内容,速度当然很快。”

“学院的教授们也帮了不少忙,我们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了两百多个程序分包……”

周建新和王朵菊对视一眼。

他们还是有些不理解。

好多数学计算机方向的研究都是这样的,但依旧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国家科研基金的项目,难度高、经费低,需要的时间还很长。

王朵菊抿着嘴,点头道,“好吧,既然你们确定了,我们这边就修改状态,让高能所那边准备验收了。”

“好。”

张硕说完了项目,就和罗勇军一起离开了。

罗勇军一路吐槽行政不相信自己,还怒骂了周建新好一阵儿,让张硕都感觉有点奇怪。

周建新?

那家伙到底怎么惹到罗老师了?

另一边。

王朵菊亲自操作项目管理后台,通过了‘中心锚点连线分析实验模拟偏差’项目的验收申请。

她交代周建新联系高能所的项目管理方,自己则是去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

在主任办公室,她找到了副院长盛振华。

盛振华负责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两个星期前召开的学院内部会议,主题内容就是人才引进工作。

王朵菊进门就说了下张硕的项目问题,“他们的项目已经做完了,下一步就是让高能所验收。”

“两个星期,仅仅两个星期,完成百万经费的项目!”

她的语气满是震惊和感叹。

盛振华顿时听愣了,他拧着眉反复的问了一遍,“你说的是张硕?罗勇军带的博士生?他们的项目完成了?”

“申请验收了。”

王朵菊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来是想说一下张硕的问题。我认为像是张硕这样的人才必须要留校。他现在是博士生,但毕业以后很可能会去其他机构工作。”

“比如,高能物理所。”

“他拿到的是高能所的项目,肯定会得到高能所的看重,也许很早就会和那边签订工作协议。”

王朵菊说的情况很实际。

一个博士生,早早拿到科研机构的大项目,肯定会被相关科研机构看重,毕业后到相关机构工作也顺理成章。

盛振华思考着,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把张硕留下来,留在数学学院?”

王朵菊点头。

她就是这个意思。

大学里培养的优秀人才,要么是出国深造,要么会留校任教,像是张硕这种情况被其他科研机构挖走就太可惜了。

盛振华仔细想了一下,“现在说这个有点儿早吧。学校规定博士要读三年以上,一般数学博士要读四年,他才刚第一年……”

“早做准备啊,我只是过来说一下。”

王朵菊也知道时间有点早,但人才挖掘肯定要早做准备,盛振华知道了情况怎么决策就和她无关了。

等王朵菊离开以后,盛振华在座位上沉思片刻,他拿起了电话拨了个号码过去。

他只说了一句话,“周教授,张硕的项目已经提交验收了。”

周建斌正在办公室和邓强闲聊。

他听到电话里的内容直接愣住了,过了好半天猛的站了起来,怒吼一声,“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你个罗勇军、罗大肉,真不是个东西!”

“怎么能这样呢……” 他怒骂了好半天,才气呼呼和邓强解释一句,“张硕的项目做完了,已经提交验收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