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数学系,咳咳,脑回路不一般18(1 / 2)

周建斌的行动速度飞快。

他生怕罗勇军反悔,马上找行政秘书郭军起草了工作协议,然后就和郭军一起去找了罗勇军。

他们先是去了东三教学楼。

在办公室好半天也没有等到罗勇军,就干脆打了个电话询问,才知道罗勇军是在二号实验楼。

周建斌进实验楼找到了四层的计算机房。

计算机房的门开着。

周建斌和郭军一起走进去,打量了一下里面的环境,就看到了角落电脑前的罗勇军,他挥手喊了一声,“罗教授!”

“在!”

罗勇军抬头看了一眼,起身迎了过去,“周教授,还有这位是……”

“郭军,行政秘书,管所里的人事。”

周建斌简单介绍了一下,随后注意到角落里的张硕,走过去笑道,“你就是张硕同学,对吧?”

“你好。”

张硕抬起头回了句,眼神则是扫向罗勇军。

罗勇军也帮着介绍了一下。

周建斌明显对张硕感兴趣,他主动找着话题,“你在首都实验基地的报告真是太精彩了!”

“虽然我没有在现场,但听回来的人说,就连高洪利院士都满是赞叹,年轻有为呀,真是年轻有为!”

“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读硕士……”

周建斌嘴里好话连篇,实际上,也是他心里的想法,二十四岁读博并不奇怪,但在数学博士生中也算年轻了。

读博期间做的研究报告让院士赞叹,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更不用说,还依靠研究拿到高能所的项目。

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博士生也是有的,但一般都出现在其他的专业方向,比如说计算机、化学等。

这些都是和应用直接关联的领域。

有应用价值极高的成果,就可能拿到大项目或高赞助,有的还能卖个高价值的专利。

数学领域,则是听都没听说过。

即便是数学专业的博导教授,手里的项目多是几万、十几万经费。

好多博士生都会因为论文推迟毕业时间,更不用说,依靠个人研究成果拿到什么项目了。

“中心锚点连线分析数据模拟偏差。”

“看项目名称,似乎和实验数据分析有关,偏数学计算机方向,科学工程研究所来做正适合。”

“多好的学生啊!”

“跟着罗勇军,可惜了……”

周建斌遗憾的叹了口气,还是转向罗勇军说起来意,“罗教授,协议已经准备好了。”

郭军把协议递过去。

罗勇军接过低头看了起来。

周建斌介绍道,“这是所里的正规工作协议。等签了协议以后,三个月后你就可以和新进的博士后一起入职。”

“当然了,罗教授,你是学校的博导教授,待遇肯定和普通博士后不同。最开始是特聘研究员,等半年或一年,就能转正并担任正研究员。”

“所里很看重你,尤其是盛副院长,这不是口头上说说的。”

他说着抛出了签协议的诱饵,“我来之前,盛副院长特别说了,要给你发一笔签字费。”

“不多,两万块!”

“这也代表所里的诚意……”

这句话说出来,罗勇军反倒犹豫了。

他在仔细浏览一遍合同,疑惑问道,“我还没有入职,合同上也没有标注,拿钱不太好吧?”

“工作协议不可能写上签字费。”

郭军站出来解释道,“签字费都谈好的,从财务直接拨款,当做人才引进的必要支出。”

“是这样。”

周建斌点头笑道,“你看那些运动员,签合同都能拿签字费,这代表俱乐部对运动员的看重。换做我们也一样,所里看中你,所以签合同才给一笔签字费。”

“好吧!”

罗勇军用力搓了搓手,他再三确认没有问题后,还是在协议上签了字。

双方握手,皆大欢喜。

周建斌兴奋的和郭军一起离开了。

罗勇军则是不断比着手指,念叨着,“多拿两万块签字费,意外之喜、意外之喜!”

他脸上的笑容怎么也绷不住,感觉就像是买彩票中了大奖。

张硕一直站在旁边,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家伙。

他已经明白过来。

周建斌看中项目名头,想把罗勇军挖到科学工程研究所,罗勇军装作不知道就和对方签了合同。

对方还给了签字费。

张硕深吸一口气,满眼复杂道,“罗老师,恭喜你呀,你以后就能拿两份薪水了。”

罗勇军嘿嘿笑着,“你看明白了?这家伙就是想要项目名头,想占我们的便宜啊!”

“三个月以后,项目已经完成了!”

“到时候,我敢打赌,他肯定要跟我解约,我手里又没有项目,进去不是白拿钱吗?”

“高,真是高啊!”

张硕朝着罗勇军竖起大拇指,仔细想了下提醒道,“签字费会不会出问题?合同上没有……”

“有什么问题!”

罗勇军走到角落一台电脑前,操作着关闭了摄像头,笑嘻嘻的说道,“我早就防着这一手,都有记录。”

“就算闹到了学校,闹到法庭上,我也不怕!”

张硕再次深吸了一口气,感叹道,“滴水不漏,还得是你呀,罗老师,你身上真是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

在周建斌的小插曲过后,张硕就继续手头上的模块拆分工作。

罗勇军则负责把程序分包派发下去。

模块拆分要仔细想清楚,不能出现大的漏洞,还要把每一个程序分包的功能标注好,让完成程序分包的人明白意思。

这样就不用一个个去解释了。

张硕工作到晚上十点才回宿舍休息,第二天上午再过来的时候,发现计算机房已经很热闹了。

好几个人正围着罗勇军。

罗勇军介绍着项目工作情况,“整个算法的框架已经搭好了,要完成的是做这些程序分包。”

“其中有功能性的程序包,也有算法包,有难有易……”

几个人稍稍有些失望。

他们还想着加入到项目中,就能混上几个月、一年时间,也许还能混上一点成果? 罗勇军可不这么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