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请父皇为儿臣做主7(1 / 2)

“哦?”朱棣挑了挑眉毛,心道终于来了。

“府邸周围可还有行为异常的探子?”

徐妙云摇了摇头:“自从上次父皇来过之后,燕王府周围的走夫贩卒就少了许多。”

朱棣的手指敲击着桌子,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思考着该如何介入此事。

饶是他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也不由的为此事感到棘手。

片刻后,他紧皱的眉头松开,握住徐妙云的手道:“妙云,若是我们被迫离开京师,你可愿意?”

徐妙云虽然暂时摸不透朱棣的想法,但还是答道:“只要有你和炽儿,在哪对我而言都一样。”

朱棣欣慰一笑:“好,这样,你附耳过来。”

夫妻俩商议之后,第二日,朱棣带着那张制造出的简易宝钞,和徐妙云趁着天色大亮,乘坐燕王府的马车来到了皇城外,求见之后,共同进了皇宫。

只不过二人在宫内便分道扬镳,一人去了皇帝所在的乾清宫,一人则去了后宫。

此刻的乾清宫内,朱标正跪在殿外,被初阳照射着,使他圆圆的脸庞上不停淌下汗珠。

而殿内,朱元璋则是脸色不虞的批着奏折,可余光却还是时不时看向朱标。

在宫人通报过后,朱元璋开口道:“你还不起来!等会老四过来,有你丢人的!”

朱标倔强的拧着脖子道:“儿臣为老师长跪,是为尊师重道,有何丢人?倒是父皇,将宋师公然下狱,惹得天下文人震惊!”

“哼!狗屁!他宋濂作为大儒,可自己的孙子却是胡党一派,连教导孙儿都如此,他还能被文人尊崇??”朱元璋冷哼一声道。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宋濂并未被任命为太子太师,可朱标自五岁起便接受宋濂的教导,所以朱标与宋濂关系深厚。

听到朱元璋的话,他当即气道:“宋师性格淡泊名利,您曾称赞他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就连朝堂之上都有不少人受过宋师的解惑之恩。”

“而他的孙子宋慎为官两年,仅仅是从九品升为了正九品,并未依靠宋师的一点关系。”

朱标身体有些虚胖,此刻说话情绪起伏较大,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为官之道,父皇不会不清楚,宋慎不过是为求赏识,才与胡党有了牵连,但为何涉及到宋师身上?”

朱元璋见朱标如此顶撞自己,也来了气,怒冲冲的道:“咱虽然是个农家,但还是懂得一些道理的,你若说你在此求情是尊师重道,那宋濂管教不严,他便是家风不严,有失德行!”

朱标身躯微微颤抖,似是气得不轻,他道:“你,你这是谬辩!”

父子二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示弱,场面一度充满火药味。

朱棣赶来之时,见到的就是这一幕。

见大哥的脸色通红,看样子被晒的不轻,他连忙走到朱标身侧,替他挡住了毒辣的太阳光,随后拱手道:“儿臣朱棣,拜见陛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视线却并未看向朱棣,依旧瞪着朱标。

见到他俩这副样子,朱棣苦笑一下,随后跪下道:“儿臣冒昧,有一事相求!” 朱元璋这才把视线移到朱棣身上,想起他竟剑走偏锋炼起毒丹那一幕,心中有些酸楚,连忙开口道:“老四,你身子不好,起来说话,这没外人,称呼不用如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