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红蜻蜓(1 / 2)

父亲的督促是如此地可怕,娟子最喜欢的还是上学,尤其是音乐课。

老师姓郁,带着一种高冷严厉的气质,而一弹起手风琴就变得柔和了许多。有时候她会教同学们跳舞,但娟子对跳舞不感兴趣,还是唱歌有意思,手风琴多好听啊!

音乐老师总是扎利落的头发,齐刷刷的中分聚拢在脑后,像一把直直的竹刷子。她好像很少笑,如果有谁不好好学她会生气。每当瘦瘦的老师把红色手风琴往她的双肩上一跨的时候,美妙的音符就响彻耳畔。娟子看着老师的两手,左右各自分工明确,总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以至于多年以后,当在大学里某个时刻突然响起李健的《贝加尔湖畔》时,娟子觉得特别熟悉但又想不起来,直到在网上看到李楚然弹手风琴《漠河舞厅》,那背景及那优雅的身姿才让她想起童年的郁老师。

音乐老师教过很多歌,什么《理发师》《小星星》《小燕子》《丢手绢》《春天在哪里》《数鸭子》等等,若说有什么能代表娟子的童年,那就是《红蜻蜓》这首歌。

“晚霞中的红蜻蜓啊,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那时候的夏天,傍晚红蜻蜓真多啊,密密麻麻的,奶奶总是要娟子用大扫把扑蜻蜓,然后把他们喂鸭子。娟子觉得太残忍,就再也不扑了。校长家里也有蜻蜓。穿过前排的走廊,经过两间教室进入一个角门儿,就来到了校长家的院子。院子里有小池锦鲤、莲花盛开,早有蜻蜓立上头。

多年以后,当在某个水边看到一只黑蜻蜓的时候,娟子会想起记忆里的童年——和蜻蜓一样的消失了的童年。

童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年级的六一儿童节了。

那天,在校园里最粗壮最高大的那棵梧桐树下,各班排列成行,共同欣赏音乐老师带着四位穿黄裙子的漂亮女生,边唱边舞《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音符穿过多年的时光,虽然具体早已淡忘,但梧桐树下的鹅黄色的身姿,悠扬的琴声,众人的开心,却久久难以忘却。表演结束后,由五年级的毕业班哥哥姐姐给一年级的新同学戴红领巾。戴上红领巾,娟子就成了少先队员了,真是难忘的一天啊!

没几年,音乐老师就被调去了县城,娟子就再也没有见过她。音乐课也就变成了大家自己自娱自乐,自己学唱歌的即兴发挥课堂,因为教音乐的女校长也不会唱歌。

娟子对于女校长的印象,就是和蔼且严厉。校长是个中年女人,一头播音员式的蓬松的短发,带着一副折叠眼镜。每当她从小小的眼镜盒中拿出眼镜,打开两片镜片,一一拉出折叠镜腿儿,一只手熟练地戴上的时候,娟子都觉得跟变魔术一样。但她看的最多的是老师的手,她的手有些僵硬,尤其是无名指已经末两节似乎已经不能弯曲,当她打开课本,用一手在书上压平的时候,娟子就会看到她的指节,甚至模仿她手指的动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