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成衣店39(1 / 2)

陈柄修陈柄权老兄弟可不惯着老黄氏母子。

俩兄弟去找了陈大树。

陈大树一看这架势,就猜道肯定是老大他们惹事了。

果然没说几句话,就问到了陈贵山不孝敬亲娘的事。

陈柄修妻子李木槿怼老黄氏,

“当时过继大树兄弟就说了,两百两银子断了生养恩,这过继后本就不在是你家儿子,是我兄弟柄源亲儿子,你们到处说贵山不孝顺,说他欺负亲娘,我三弟媳妇死了五年了”。

老黄氏母子脸色青黑难看,过继的儿子没有生母,只会尊过继的父母为亲生父母。

就是守孝也是为过继父母守孝三年,他们成了隔房堂伯,要么不守孝,要守也就守三个月孝。

小黄氏跟刘氏不敢说话,辈分在哪里压着呢,他们胡乱说话挨骂是一定的。

陈贵河看陈大树一声不吭,心里埋怨老头不帮他们。

李木槿说完对着陈老大老三兄弟俩。

“贵山是贵松堂兄弟,欺负他就是欺负他们兄弟,你们要继续造谣,那让他们几个过来跟你们说道说道”。

陈贵河……

“不不不,大伯娘误会了,都是婆娘不懂事瞎嚼咬舌头,我这就管教她,以后不让她再胡说八道”。

陈贵河吓得急忙服软,陈贵松堂兄弟七个,他可不能让他们找来。

真来了骂一顿都是轻的,说不得火气上来还得挨打。

小黄氏刘氏被推出去平息陈柄修他们怒火,一点怨言不敢有。

李木槿冷哼,没见过把女人推出来当挡箭牌的。

“女人家还是要守妇道,整天说人闲话,没得让人看不起”。

小黄氏憋屈又无奈,“伯娘说的对,以后我好好相夫教子,孝顺公婆”。

她也怕挨打,男人不会打她,可是陈柄修那支儿媳妇多。

陈大树送走人,扫一眼一院子鹌鹑,摇头回屋去了。

*

周辰轩沐休就去了陈继铭杂货铺,没想到他哥周瑾轩也在。

这不是巧了。

“辰轩也来了,早知道你要来我就等你一起了”。

周瑾轩笑眯眯,看的周辰轩直缩脑袋,昨天他还跟他哥保证在家温书的,没想到被抓包了。

“二哥我找继铭有事,不是你想的那样”。

“哦,什么事,我能听吗”?

“二哥,也没啥大事,就一些我们之间的小秘密”。

周瑾轩可不信他,拿眼神盯着弟弟看。

陈继铭这阵子挺忙他要开成衣店,他家想卖蚕丝被,也不能光卖那一样。

开成衣店的是临时决定的,还是听他弟讲故事,来的灵感。

陈景铭发挥他小孩优势,满嘴跑火车的编故事,然后什么成衣店,定做棉衣棉被等等都给编出来了。

当然忽悠对象是他哥,用陈瑶做掩饰的。

都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然陈景铭是故意的。

陈继铭多聪明啊,听后一琢磨,开成衣店还真能行。

青云县城没人干这行,就是府城他也没见过。

于是陈继铭回了县城就四处招绣娘,准备开成衣店。

还请了一个鲍姓女掌柜,管理绣坊和成衣这块。

他家还有两间铺面,这一次全都用上了。

今天周辰轩来问陈继铭关于蚕丝被一事,周瑾轩知道了,哪能不掺一脚,当即决定要合作。

陈继铭,“周二哥不是我不答应,是蚕丝还没货呢”。

蚕都是虫子,没结茧,急也急不来啊!

。。。!

秋收前桑蚕结茧了,陈景铭为了蚕丝养了好几茬蚕。

还有两个蚕房的蚕没有到结茧时候。

虎子家跟平安家养的蚕茧被他家收了,一家人在蚕茧卖了二两银以后,就像打了鸡血,继续养蚕。

还跟陈贵山好好请教一番,不过他家养的都是柞蚕。

没办法,青云山桑树不多,柞树多(橡子树)为了挣钱两家人也不怕摘树叶累,养的比第一次多了一倍。

其他人看这两家跟着陈家养蚕卖钱,眼红的同时找了过来,于是第二次出蚕就养的多了,还大都是养的柞蚕,谁让橡子树多嘛。

荒地里的柞蚕已经开始结茧,都在叶子背面,当初为了成活率放的挺多,后来小鸟勤快,给减少了许多柞蚕。

还行每个树上最少的还有十几个成茧了。

有种淡淡的忧伤。

摘下蚕茧,秋收来到了。

除了地少的,和没地种的留下看守荒地瓜田,荒地雇佣的人大都回去收粮食去了。

陈家这次有二十亩地要收,陈继铭又买了一头牛回来,不为啥,因为他家有一百二十亩良田要耕种,要不是还能雇牛干活,陈继铭最少得买四头牛。

新房子早就盖好了,晾干后搬了进来。

旧房子成了蚕房,三间蚕房已经有一间结茧空了下来。

父母住堂屋东边卧室,两个女儿住陪房。 倒座房是陈景铭要盖的,要不然就是垒个院墙了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