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姓的想法154(1 / 2)

老人却似乎并不认可。

摇摇头嘿了一声道:“小老儿活了五十多岁了,啥事没见过。刘皇叔又不在武陵,他能知道啥?还不是全听底下这些当官的。这么多年了,就没见过像李郡君他老人家那样的好官,一心想着咱老百姓。哼哼,先生您看着吧,换个太守可就没现在好日子过咯。”

李源这时候插话道:“老人家休要这么说,那李子初也只不过是秉承刘皇叔之令做事。武陵之政已经推广到整个荆州,就算换了一任太守,也不敢擅改其政。”

老人撇了一眼李源,有些不满李源直呼郡君名字,但他张张嘴,到底不敢口出恶言。

“先生看样子二十多岁吧,到底还是年轻。小老儿说句不知高低的话,天底下就没有不偷腥的猫。小老儿三个儿子都在码头上做事,他们说就咱酉阳码头,每日堆积的货物就像小山似的,那得多少钱?哪个来当官的不眼热?”

“呵呵,老人家这话过了,难道你们酉阳令樊歧樊孟正是个贪官不成?”

“你这位小先生说的什么话!”

老人有些不高兴了,“小老儿刚才不是说了嘛,眼下还是李郡君他老人家兼着太守呢,他老人家可是把咱武陵山贼土匪都杀绝了的杀星,谁敢乱动?要贪也得等他老人家走了再贪。”

“所以,你们趁着李郡君在就努力赚点钱,却仍然不放弃耕种田地,以备日后没钱赚了还能种地养活自己?”

“那倒也不是这样。”

老人摇摇头,“县寺有令,每亩要收一石统购粮。咱要是不种地,就得去米铺买粮补上,里外里不是亏了么麽?这等败家事情咱可干不出来。”

“哦,原来如此。老人家,如今地里收成可好?”

“嘿!说起收成,咱又得感谢郡君他老人家。”

老人又高兴起来,“小老儿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有能耐的大官。你猜怎么着,他让县寺在城里建啥公共厕所,说不许随地方便,必须把粪便都倒在那啥公共厕所里。嘿嘿,那段时间就没人不骂他老人家多事的。”

“呃,这地里收成与那啥公共厕所有何关系?”

马谡觉得老人是不是脑子不好,正说吃的呢,却把话题转到拉的那里去了。

老人摆摆手:“先生先听小老儿说完。县寺让人把那些粪便拉到城外堆在一起,就掺了点浮土、枯枝树叶啥的,干透了撒到地里。

先生你猜怎么着,亩产收成竟然增加了快一半。就算卖了统购粮,剩下的也跟往年差不多。您说神奇不神奇?要依小老儿看,说不定郡君他老人家就是天上下来的神仙,专门来救咱老百姓的。”

李源好笑的摇摇头:“这天底下哪有神仙。这不过是先秦农家学派的农肥之法而已。”

见李源处处不以为然的样子,再加上话语中对他崇敬的郡君老人家有些无礼,老人心中不快。

但看两人穿着打扮又不是自己一个小老百姓能够得罪的,想骂他几句也不敢骂。

眼珠一转,拍着脑袋道:“啊呀!时候不早了,小老儿还得去码头给家里小子送饭,得罪得罪!”

“呃,好吧,那我等告辞。”

马谡见状哪里不知道这是人家老头不想跟他们聊了,便忍着笑起身告辞。

瞟了一眼福贵,拉着李源往街角走去。

福贵随手摸出一把五铢钱,扔在老人菜篮里:“这是我家少爷赏你的。”

“不行不行,哪能收你们钱!”

老人赶紧从篮里捡起钱,要还给福贵。

却见福贵早就追着主人跑了。

老人摸摸头皮,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但看看手里的钱,莫名有些高兴。

“嘿,这两个怪人,闲聊几句就给赏钱,真是钱多了烧的。也好,正好去肉铺割块好肉,给小子们开开荤。”

却说李源二人闲逛了一会,看看快到午时了,李源摸摸肚皮。

“幼常,走了一路肚子也饿了,不如找个地方祭祭五脏庙去。”

“嘿嘿,先生......郡君您老人家不说我还没觉得,却不知城中哪里有好点的酒肆?”

马谡想起刚才老人口口声声说李源郡君他老人家的语气,心中好笑,忍不住学着老人的样子打趣了一句。

李源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幼常觉得很好笑吗?那好,你这些天叫我先生,我也不能让你白叫,就勉强算我半个学生吧。我老人家老眼昏花,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你把那本《论语》放大了抄一遍,让我可以看清书中文字吧。”

“啊?抄......抄一遍?” 马谡傻眼了,这年代抄书可不是个小工程,何况要放大字体抄,等于竹简都要重新削过,那他可受老罪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