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汉营讲课146(1 / 2)

有了蛮兵营时的经验,来到汉军营,难度系数大大降低。

而且前段时间李源在蛮兵营开课教书,早就吸引了不少汉军偷偷过去蹭课。

不要说还有那么多奖励措施,就算没有,汉军普通士卒对知识的渴望也不是蛮兵能比的。

李源才进大营,营内都尉以上将领就聚集在主将大帐里,等着他宣布何时开始了。

这些将领李源大部分认识,除了赵云、黄忠、魏延、霍峻、陈到之外,还有几个在历史上名气不大。

但在老刘手下也是一步步靠着战功升上来的,李源暗自惊醒自己不能小觑。

校尉邓方,字孔山,南郡人,是荆州牧府从事转任过来的,文武兼备。

副将冯习,字休元,襄阳人,在老刘新野时期带着数百族人投入麾下,作战勇猛著称。

别将辅匡,字元弼,襄阳人,与冯习同时投入老刘麾下,善水战。

别将张南,字文进,南阳人,武艺不凡,常喜欢先登冲锋。

校尉刘邕,字南和,荆州义阳郡人,与魏延同乡。原是地方大豪,聚拢乡人抵御黄巾侵扰。后来张济、张绣攻略南阳,他不敌南下,加入老刘军中。

都尉卓膺,字巨承,汝南汝阳人,高大魁梧有勇力。本是汝阳黄巾小渠帅,老刘在汝阳时率众投降,之后一直跟随老刘至今。

别看这几个在后世名不见经传,但是执行力是真的强。

不知道老刘是不是事先给他们打了鸡血,还是李源在赤壁之战时料事如神的表现。

他们不光发动部下积极听课,本人更是每天让人抱着一大撂板椟跟着李源,不肯放过一堂课。

毕竟李源对战局发展判断太神了,不管是敌方曹军的动向,还是当时作为盟友江东军的策略步骤,他都算的清清楚楚,如同亲见一般。

作为带兵将领,若是能学到李源几分本领,将来入蜀作战,不就获取战功轻轻松松了。

兵法上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当李源给屯长们讲完课之后,便是他们簇拥着李源开小灶的时候。

李源哪知道怎么跟他们讲战略战术啊。

他只不过是知道赤壁之战的走向,才看准时机在老刘面前装逼。

要真的让他带兵作战,不客气的说,这些将领当中随便哪一个出来,都能把他揍的大败亏输。

他既不敢胡言乱语瞎说一通,误导了这些求知若渴的将领。

也害怕被他们戳穿,笑话自己是东郭先生。

所以只好绞尽脑汁,引用后世某位名将的话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谓兵法之要,《孙子兵法》、《孟德新书》之中已经涵盖古今,这里我也就不再赘述了。”

众人纷纷点头,作为带兵将领,《孙子兵法》是所有人常备的书,里面对战争的起源和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讲的非常清楚了。

而《孟德新书》是曹操根据这个时代战争变化,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新的兵书。

李源当时设法让张松背诵出来,让人记录成册,请老刘分发给军中将领。

里面对天下大势的发展,以及作战时的地形,还有军备要求有独特的见解。

特别是曹操经历过的诸侯讨董之战、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北征匈奴的柳城之战,还有让曹操含恨败逃的赤壁之战。

曹操都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都对老刘军中从上而下所有将领有着深刻的启发。

赵云道:“子初先生,末将等虽苦读兵书,也曾略有所得。然先生当初对曹军以及江东军了如指掌的判断,末将等却不知先生从何处得出这般结论。难道就是先生说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十六个字?”

李源笑笑:“这十六个字我以为是战术运用,建议诸位不要拘泥于常法,也不要墨守常规。要随着敌军的变化而变化,抓住破绽一击破之。这些诸位多年作战下来,应该也有自己的理解了。

不过上升到战略层面,也就是判断敌军整个走向,那就应该需要更多的情报,从细节上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了。”

“哦?那请先生不吝指点。”

马后炮,事后分析这一套,李源还是有经验的。

后世某乎上面这种相关案例多的是,李源大学时没钱出去把妹,只能在网上消磨时间。

记忆中还是有许多战例分析。

于是便侃侃而谈:“我这里可以举几个有名的战例,拿出来与诸位共勉。”

他分析战争案例,并不马上就此战本身开始着手分析。

而是先描述战争的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讲给下面人听。

比如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晋楚城濮之战,过程大家都知道。

但是为什么要发生这场战争,兵书上却只有寥寥几笔,一带而过罢了。

李源却是着重分析战争的原因,把战争上升到政治、经济,以及大国之间的地位之争上面来。

然后再分析双方主将的性格,以往的做事风格,从中得出该将领在遇到问题、挫折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一个时辰后,李源结束讲课,道:“今日我分析城濮之战,明日再分析马陵之战,之后每日我都会拿出一个战例来与诸位共同探讨。不过明日讲课之前,诸位可以根据我的思路,试着先做一些准备,拿出你的分析结果。”

众人躬身行礼称是,纷纷若有所思的下课了。

赵云感慨道:“末将从前以为,受命领兵作战,只要想办法击败敌人便可。今日听了先生之言,才明白其中还有这许多关窍,末将有茅塞顿开之感。”

李源偷偷抹把汗,心道要是光讲如何作战,早就被你们轰下讲台了。

我也只能另辟蹊径,才能把你们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糊弄住。

“呵呵,子龙将军,我只不过多读了一些书才略有所得。很多地方也未曾想通,只能拿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而已。”

“先生学究天人,却又肯不吝赐教,我等唯有感激不尽,哪敢忝颜与先生探讨。”

赵云是诚心感激,他原本只是个村里的猎户,从军之后才在公孙瓒军中慢慢找机会读书识字。

这么多年虽说也零零落落学了很多兵书战策,但总归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只能靠着自己的领悟提升军事能力。

说起来赵云打仗天赋满级,就算给他一帮子老弱残兵,面对数倍与己的敌人,照样打的有声有色不落下风。

甚至稍不注意便会被他翻盘,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这么多年来,只要他带兵出战,几乎没有败的,号称刘备军中的常胜将军。

不过正因为他没受过系统教育,只看过几本所谓的圣贤书,就把书上的话当做人生准则,一丝不苟的遵循。

很多该说的不该说的,只要他觉得正确,就一定要说出来。

就像真实历史上,老刘率军攻打成都,打了好几年才打下来。

因为打的太艰苦,带去的两万将士,到最后只剩下一半人了。

老刘为了鼓舞士气,手下将士不至于对他离心离德产生怨怼之心。

再加上他手里钱粮几乎都吃光用光了,便下令劫掠成都府库作为奖赏。

更把反抗他的当地豪族土地没收,赏赐给作战有功的将领。

他倒好,自己不要不说,还引霍去病故事劝谏老刘将田宅归还百姓。

老刘虽说在他劝说下归还了一些田宅,但还是心中有气,冷落了他好些年。 军中同僚更是对他心怀不满,从此很少有愿意与他来往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