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一盘大棋120(1 / 2)

李源下的是一盘大棋。

原先他只是按照在公安时筹划的那样,按部就班施行青苗法。

再发展商贸,让农户可以相对公平的出售富余粮食,返还官府借贷。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良性的社会生态圈。

可是来到临沅后,他突然发现整个武陵郡还有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大难题,那就是五溪蛮。

他只能马上改变计划,一步步推演、算计,从而制定了一个更加庞大的重建计划。

首先,青苗法只能暂时搁置。

用建设新城这个大项目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攻城需要人手,需要建材,需要粮食,从而吸引大量闻讯而来的商贾。

五溪蛮遍布武陵,他们手里有人,有粮食,有建城所需的木材、石料。

若是还没有下决心起事造反,必然会过来探听消息,意图在这个大工程中分一杯羹。

只要通过五溪蛮在临沅的代理人谭安与他接上线,那李源便会把自己羁縻县的承诺送到蛮王沙摩柯手里。

他相信,五溪蛮诉求也不过如此。

既然能不动刀兵便可实现,蛮王沙摩柯为何还要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进攻临沅。

果然,五溪蛮不但派人来谈了,还是蛮王沙摩柯亲自来的。

双方各取所需,自然一拍即合。

而且他在羁縻县策略上还是埋下了伏笔。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赋税减半这一条。

临沅新城建设完成,荆南四郡最大的市集顺利开业,必然会需要海量的商品进行贸易。

随即为了满足贸易需要,临沅周边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商品的工坊。

市集需要人经营,工坊需要人生产,周围水陆要道需要人运输。

武陵这二十万汉人百姓至少一半会抛弃田地,被吸引过去。

回流到羁縻县的五溪蛮留下来的田地,加上汉人百姓抛弃的田地,便顺理成章的成为郡府民屯用地。

然后六个羁縻县因为只需要缴纳一半税赋,再加上五溪蛮分封的王侯土司子孙世袭,没了后顾之忧,定然会大力开荒多耕多种。

十几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内,就算再多山林,也不是三十万蛮人能够耕种的过来。

繁荣的商贸,羁縻县优惠的税收,安定的生存环境,这在乱世之中有多么的吸引人投奔。

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了。

到时候北方大量饱受战乱的流民南下武陵,成为工坊市集的劳力,成为郡府屯田的屯民,成为羁縻县开荒的百姓,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北方流民进入羁縻县,与当地蛮人渐渐融合、同化,李源相信,说不定几十年后五溪蛮将成为历史名词。

这就是李源为治理武陵下的棋。

而这,自然也通过一封封书信送到刘备手里,得到了刘备的同意。

当然了,为了支持李源的计划,刘备还是力排众议,从州牧府调拨了三万石粮食以及两百万钱支援李源。

虽说这在整个建设计划中只是杯水车薪,但这正说明刘备对李源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也打消了临沅城其余官吏的顾虑,全心全意按照李源规划做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