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李代桃僵89(1 / 2)

建邺。

孙权疲惫的坐在案几后面,眉头紧锁看着荆州递交过来措辞严厉的通告。

“......陆议小人,阴结我方官员,图谋不轨,欲坏结盟大计焉?若讨虏不严加惩治,内肃文武,外弥盟邦,备愿提兵西狩,助讨虏安定六郡,不负姻亲之谊......”

“呯!”

孙权越看越气,愤愤的一拍案几。

“刘备老革,简直欺人太甚!”

张昭微微摇头,忍不住开口道:“老夫早就说过要徐徐图之,主公你行事太急了。”

“行事太急?”

孙权一听更不舒服了,“我们辛辛苦苦打败了曹操,好处却都给他刘备占去了。张公你还让孤徐徐图之,这口气孤岂能咽下!难道他刘备还比曹操厉害不成?”

孙权现在对张昭越来越不满了。

作为大哥孙策给他留下的托孤重臣之一,当初曹操大军南下之际,竟然劝自己束手投降。

要知道张昭可是江东文臣之首,他的意见足以影响到绝大部分江东官员和家族。

不仅如此,后来夏口城下周瑜战败被擒,张昭也是力主与刘备重签盟约,拱手让出荆州地盘。

这一件件违背孙权意愿的言论行为,让孙权对张昭愈发厌恶。

孙权一提起曹操,顿时把张昭闹了个大红脸。

当初劝孙权投降曹操这件事已经成了张昭政治污点,被人当做笑话看。

张昭每想起此事,便有些抬不起头。

大伙为了顾及这位江东老臣的面子,很少会在他面前说起半句。

今天孙权当着众人的面毫不客气的把刘备和曹操比较,等于在揭张昭伤疤,堵他的嘴。

老头挂不住了,闷哼一声退到一边,自顾自生闷气去了。

鲁肃劝道:“子布公也是为了主公大业着想,还请主公息怒。如今事已至此,我们须得商议一下应对荆州方面的章程。”

“哼!还商议什么,老革想战便战,当孤怕他不成!”

“怕是不怕的,不过将士们连番作战,早就疲惫不堪。加之大都督卧病不起,江东已经不能再承担大战了。”

鲁肃表面上说周瑜病重,将士疲敝。

其实还是委婉的指出孙权在合肥作战不力,导致了江东士气经过逍遥津之战,早已不复年前那么高昂了。

原本历史上逍遥津之战发生在五年以后得建安二十年,当时孙权已经与刘备划分界限,以湘水为界共分荆州。

所以孙权没了后顾之忧,全力攻略江北。

而之前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曾率兵在濡须口攻打东吴,攻破了东吴的江西大营,擒获都督公孙阳,在感叹孙权军容整齐之后,返还许都。

曹操担心江西被东吴军抢掠,于是,下令江西民众迁移到中原。

民间在相互转告时,惶恐受惊,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有十馀万户都东渡长江到吴地。

于是,江西人口空虚,在合肥以南,只剩下了一座皖城。

建安十九年,孙权率军十万攻下宛城,兵锋直指合肥。

这才爆发了逍遥津之战。

但是此时因为李源的缘故,历史发生了偏移。

赤壁之战后,孙权在荆州没有得到多少地盘,便急于在江北获得找补。

又因为周瑜赤壁之战的功绩,声望已经隐隐盖过孙权。

所以孙权借周瑜在夏口失利的由头,趁机收回兵权,亲自率军北伐。

可惜正如他哥哥孙策所说,行军打仗是孙权的弱项。

十万之众攻打张辽、李典、乐进的七千合肥守军,竟然被爆种的张辽打的丢盔弃甲,一败再败。

全靠周瑜临危受命,才勉强收拢败兵,没丢掉皖城这个江北据点,保留住将来北伐的希望。

只是这一战也使得江东首屈一指的大将周瑜终于积劳成疾,感染风寒后一病不起。 而且启用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陆议对荆州用间,企图靠着阴谋诡计擒拿刘备,逼迫其属下投降江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