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三国第一场地雷战48(1 / 2)

千年后,有个姓苏的著名诗人写诗称赞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是个文武双全的大帅哥,时人称之周郎而不名。

可见江东人对他有多喜爱、推崇。

但是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更形容的是周瑜用兵如神的军事能力。

尽管夏口城就在眼前,尽管他知道城中兵力空虚,但他依然没有冒进。

在简雍慷慨激昂一番话之后,周瑜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国太偶感风寒思念幼女,故令周某请玄德公夫妇前往江东一叙。”

便把简雍打发走了。

他没说刘备搞小动作,抢占乌林。

毕竟这地方两家先前都没做出明确规定,当面提出来显得他周瑜过于小气,为了一点点利益撕毁盟约,道理上站不住脚。

但是他说吴老太太生病了,想念女儿女婿,让他来接刘备夫妻去江东见丈母娘去。

这是在孝道上做文章,简雍就算再能说会道,一时也不敢代表刘备拒绝,让刘备背上不孝的骂名。

“大都督为何不下令即刻进逼城下?夏口城空虚,末将有把握连夜攻下城池,生擒刘玄德。”

甘宁有些不理解周瑜做法。

先前急吼吼催促进兵夏口,到了人家门口却按兵不动了。

“呵呵,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兴霸,我们毕竟与刘玄德还是盟友,能逼迫他就范就行,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还不能兵戎相见。”

“可是眼下正是追击曹军最佳时间,若是我军在夏口耽搁久了,恐怕曹孟德收拢更多残兵退守襄阳。那我军攻略荆州就......”

太史慈也不明白周瑜做法。

所谓兵贵神速,趁着夏口空虚一举拿下,然后带着刘备去乌林,逼迫关羽让出乌林,或许还有时间截击曹操。

“所以我让二位将军跟我来夏口,而不是留在乌林。关云长乃天下名将,若是没了二位将军威胁,他定然不会错过截击曹孟德机会。他手里可是有着刘玄德半数精锐,截击曹孟德岂无损伤。届时我们不管打不打夏口,擒不擒刘玄德,都能渔翁得利啊。”

二人听罢恍然大悟:“原来大都督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末将佩服!”

周瑜算盘打的的确很精,乌林既然被关羽占领了,那索性让太史慈、甘宁别留在那里,跟着自己来夏口威逼刘备好了。

曹操又不知道两家现在的微妙关系,若是得知关羽和江东军队都在乌林,说不定害怕了绕道逃走。

只有把关羽留在乌林,他们江东兵撤走,才能给曹操希望,让他以为关羽兵少,可以率残军强攻乌林,夺回丢失的辎重。

况且夜间视线不好,不管是民间还是各家部队,患雀蒙眼的比例很高,所以很少有部队会夜间行军。

周瑜并不担心刘备派出的部队会连夜赶回来增援。

乌林与夏口之间消息已经被他们截断了,就算赵云、张飞等人明日加速赶回来,他也早已逼迫刘备就范。

或者攻下夏口,生擒刘备。

甚至还有余力伏击援兵。

所以周瑜可以稳如泰山的待在船上。

他没有驻军刘备的夏口水寨,也仅仅只是预防万一刘备发疯夜袭自己而已。

一夜无话。

翌日清早,周瑜下令饱餐战饭之后下船,进军夏口城下。

刹那间,江东六百艘战船旌旗飘扬,战鼓雷雷。

除三千人留守舰队,其余江东一万五千精兵悉数下船登岸,列成一队队方阵向夏口城进发。

不多时,便在夏口城北门外摆下阵型,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城门楼上,刘备带着一干部下严阵以待。

就连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白毦军统领陈到都顶盔掼甲守在刘备身侧。

看着城下士气高昂的江东军,刘备不禁感慨道:“周公瑾果然名不虚传,麾下士卒堪称一时精锐。” 诸葛亮点点头,目视李源,见李源拿把尺子在那里比比划划,便问道:“子初这是在做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