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部署81(1 / 2)

曹操一定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这是董仲颖看到曹操所写的檄文的唯一反应。

檄文曰: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董仲颖绝对不相信在这檄文之中写的人是自己。

“欺天罔地,灭国弑君”除了在过去的P社游戏之中,董仲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行为。废立的事情他莫名其妙的背了锅,他冤枉。

“秽乱宫禁”这样的事情更称不上了。董仲颖的确和某几个宫女发生过一些什么关系,但是他可是在事后对她们特别关怀过了,不仅放她们出了宫,还给了一大笔的辛苦费,他冤枉。

平时肉吃多了叫残害生灵,他冤枉。

至于狼戾不仁,罪恶充积!董仲颖更不会认账。

之后的天子密诏更是搞笑,天子可是在杨彪的手上,哪里的密诏。

董仲颖觉得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他打开檄文看了看,歪歪斜斜的每句上都写着“替天讨贼”这几个字。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冤枉”。

这个时代檄文这种东西好比就是通电,只要檄文一发,似乎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只是时间有早晚的问题。甚至在历史上,董卓都已经全家去投胎了,交州的地方官员才刚收到曹操讨董的檄文。

输人不输阵,既然杨彪和王允承诺为董仲颖提供支持,那么“对喷”这件事情就交给他们两个人,在他们的幕僚之中,也是有能够喷人的。

嘴皮子上的仗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场上的仗,毕竟死人是不会还嘴的,为了应对接下来的讨伐战,董仲颖改变了自己的部署。

首先是张白骑和管亥等人回到了军队之中,虽然洛阳的情报很重要,但是将张白骑这样的将才放在情报上似乎有些浪费,过去白波谷过去的老大郭大接手了这个职位。

在战场上郭大的能力不够,过去那些黄巾系统性的学习过如何打仗的人太少了,他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应付复杂的战场了。不过过去是一个江湖人出身的郭大对于打探情报这样的事情更得心应手。

他在白波谷的关系和过去渠帅的地位足够他统领现在的情报网了。

董仲颖从凉州招来了杨阜,李儒的才具有余但是格局不大,在很多时候李儒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放弃了更大的得失,在得知曹操起兵之后他甚至想要弄死刘辩。

按照李儒的理论,只要刘辩死了,那些关东人就算想要换皇帝都没有办法换了,毕竟死人是没有办法登基的,甚至他还想要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袁隗的全家都杀了,一方面省得他们在洛阳搞事情,另外一方面也威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对于李儒的提议董仲颖当然拒绝了,而且拒绝的很干脆。

出来混将来是需要还的,历史上董仲颖杀袁隗全家杀的多整齐,自己全家死绝的也就多整齐。至于杀死刘辩,这是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了,在此之后董卓的名声将彻底臭掉,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性了。 所以,董仲颖需要杨阜前来帮助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