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种好地的贡献不比当兵的小116(1 / 2)

慢一步回来的肖顺看着他们,把一些柴火灰,一些泥沙,又加上那些干的猪粪。

先是用铲子或是锄头不停的搅动。然后还穿上了雨靴在上面踩来踩去,生生把所有的东西都揉和在一起了,她们才开始做第二步。

她们几个妇女各端了一个小凳子,围着那一团有些臭味的搅拌过的泥灰周围。然后每个人都下手,直接抓起一团就在手上一捏一搓,最后就搓成了一个团。

每一个团比一个乒乓球大一点点,搓圆后,再在上面按进去一颗或是两颗玉米种子。

再又轻轻弄一点把这个种子盖上,放到一边准备好的簸箕里。

肖顺看她们做着也是觉得好奇:

“嫂子们,你们这是做什么?”

“给玉米育苗啊,你新月妹子教我们的,这样的玉米苗长得更好。”

付春花一边做一边解释。

她们放满了一簸箕后,就提到后院去,在后院早就准备好了地方,梁新月的菜地里的菜早就清理掉了,现在除了一点葱外,没有菜了。

按乡下的说法,现在正是枯黄不接的时节。

肖顺也找了个凳子坐下来:

“那我来跟着嫂子们学学。”

他把衬衣的袖子挽起来,虽说有根小手指的骨头的伤还没全好,但不影响这个。

“不行,肖营长,你的手团得太大了,得这样,小一些。”

“肖营长,你得把玉米按轻一点儿,不要按得太下去,这样出苗就不好出了。”

“肖营长,放下去的时候,让得把有玉米种子的地方朝上。”

大家一边做,一边提醒着肖顺。

开始几个做得笨手笨脚的,后面倒是越做越手顺了。

速度就跟上来了。

付春花和梁新月就负责提到后面去又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摆好。

后院的菜地上弄了一个简单的小小的沙坑一样的,专门把这些泥团子整齐的摆放好。

她们计划的和预留的位置也差不多,团子多出来了一簸箕,就沿着四周加了一圈,倒是放得正好。

肖顺也来看了,梁新月就一边讲一边盖着早就准备好的细纱土:

“这个团子里有足够的肥让这苗长出来,我们再洒一些水,保持着一定的湿度。”

“这里不像我们南方,这里早晚的温差还是有点大,早晚有点冷,我们就把这个膜给盖上。到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给打开来,让它晒晒太阳。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又给盖上就是。”

“每天早上洒一次水。这样几天后,就能出苗了。等长到了三四片叶子,我们就可以移栽了。”

肖顺认真的听着,也看着梁新月安排着大家各司其职。记得当初去接兵时第一次见到这个嫂子时,还觉得她可能成为团长的累赘呢。

瘦瘦弱弱的样子。

现在看来,人家怕是比这里哪一位嫂子都强。果然是团长的眼光好。

人要是能干,不管干啥都能干得很出彩。看看人家嫂子,同样是种地,感觉她带着种出来的地就是不一样。

排列得整整齐齐不说。还有理有据,哪里种什么,多盖一层土都是有原因的。

中午的时候,周国良回来做饭,就看到了院子里还堆放了一大堆准备混合的泥沙这些: “这是干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