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荧光滩涂41(1 / 2)

按照上一波一样的操作,很快,恐惧吞没这一波剩余的5只黑毛鬣狗,没有任何抵抗意志的它们夹着尾巴逃窜得飞快。

剩下的21只黑毛鬣狗懵圈了。

怎么上去的兄弟们全跑了?

不行,咱们先战略撤退吧?

不然以兄弟们的秉性,明知道后头还有这么多兄弟跟着,绝对不会跑这么快的。

一想到这,那21只黑毛鬣狗这次连商量都没有,全都停下了脚步。

赵云斌疑惑的回头望去,这字面上的战损才达到33:2,这群鬣狗就怂了?

上次23:8的战损,这群鬣狗还紧追不舍来着的。

为什么?

很快,他想明白了。

因为他上次走路都不利索,刚附身狼躯,走路都带四肢打结的,还带着伤,即便装的再凶,在这群鬣狗眼里,也只是垂死挣扎。

而这次不一样,他从头到尾都应对的游刃有余,完全没有展示出一丝一毫受伤逃命的感觉。

难怪鬣狗群这次不再紧咬不放了。

得以脱险的赵云斌不再搭理这群鬣狗。

第一次在异界尝试到和其他生物斗争取而胜之的滋味,让他颇为兴奋。

一路走一路笑,不断回味这次战斗中得来的宝贵经验。

至于那群鬣狗,血肉腐臭得连巨蟒、雷龙这等囫囵往下吞的生物都不愿意吃,他赵云斌自然不会选择拿他们当口粮。

能够摆脱纠缠就好。

刚咬死了两只鬣狗,牙齿刮出了它们的鲜血,此刻嘴巴里跟吃了又麻又臭的恶心东西似的,他需要赶紧找个地方漱漱口。

黑暗中,即便有月亮的指引,在大草原上依旧极容易迷路。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个抵达的地方是哪里,有什么陷阱或埋伏在等着你。

各色各样的草原生物蹲守在自己的捕猎地,等着远途而来的猎物落入陷阱。

在躲避那群黑毛鬣狗的追踪后,又遇到了3、5批鬣狗群,都是急冲冲赶去战场抢食的。

赵云斌的天赋能力,远远就发现了它们。

所以也不纠缠,选择提前转了个方向,继续脱离战场范围。

但很快,赵云斌便发现周围的地界过于陌生。

他来到了以前未曾抵达过的雷龙湖往南边的位置。

到了这里,赵云斌就有点不敢往下走了。

如果是白天还好,视野良好,可以提前规避一些险地。

但在晚上,大自然的威力会静悄悄的张开獠牙等着你上门。

譬如一些滩涂、沼泽。在这片未开发过的大草原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脚踩下去的会不会是片流沙坑。

如果作为人类,掉进流沙坑,他多少跟着贝爷学过怎么从流沙坑里出来。

但身为四肢着地的种族,除了等死,他就没一点办法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别乱跑,天亮之前老老实实呆着。

选了一块背风的山丘,他一番打草惊蛇后,确定周围没有可以威胁到他的危险带毒生物,便把周围的草纷纷踩倒,做了个简易的草窝。

这种临时休憩地,是他15天下来总结的心得之一。

不要选地理条件太好的,那里一般都有主。

不要选地理条件太差的,那里一般都有危险。

要背风,要有草窝,因为必须保持体温不被无意义的消耗掉,毕竟他已经流血过多了,即便身为异界种族,他运动时消耗的同样是热量。

至于其他的,就只能睡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野外宿营,哪来那么好的条件?随时准备应对危险才是正常的。

相比15天之前的自己,赵云斌不由感慨,有种恍如隔世般的感觉。那时候自己选择栖息地,居然能跑河道里去,结果差点没被洪水送走。

他不确定周围有没有危险源,先是全力开启黑白视野,搜索着150米范围内的风吹草动。

在蓝星上,一般草原生物的警戒范围大致在50米-100米左右,只有极个别的生物会将警惕范围放到更大。

因为警戒范围越大需要处理的信息源就越多。

以赵云斌为例,150米范围的警戒圈,按实际面积算,就是直径300米的圆,面积可达7万多平方米。

而这7万多平方米内涵盖着无数的草植和昆虫,以及一些小体型或中等体型的生物。

这还是按平面计算。

赵云斌的警戒范围实际上还包含了头顶和地底。

如果不是模糊统计,而是精准细查,那需要消耗的精力无疑是极大的。

而这种探查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过一段时间就要探查一遍,以免有危险生物入侵。

他此刻处于受伤状态,身上血腥味正浓,所以怀着十分小心是不为过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