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改国号为,崇贞70(1 / 2)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曾布出来,看到梁莘抱着几只画轴站在屋外。

梁莘施礼,曾布只是用眼角扫了一眼,便离开。

小太监在梁莘身旁低声说道:“下次这老匹夫再入宫,就吩咐人给他家拉车的马喂点巴豆。”

梁莘笑了,轻轻的摆了摆手,迈步入殿。

小太监从后面站上门。

梁莘拿着画轴上前:“大相国寺街市集,临摹张思训的一些古画,至少有一两百年,或许能研究出点什么,那三幅画到底哪一副才是真迹,或全是临摹。”

赵佶起身接过画,一边打开画卷,一边说道:“曾相公来,提议改年号,叫什么建中靖国,说了好些道理。”

说着,赵佶翻开画,不由称赞道:“这汴京第一女才子,果名不虚传。若是寻常人,必当此画是真迹,这临摹的水准,已经有九份似真了。”

梁莘在旁:“那,等一切安稳了,安排她去江南一带,收集点字画?”

赵佶心中一豆:“还是你懂我。”

梁莘又说道:“既然要改国号,我看叫崇贞吧。”

崇,追崇,推崇之意。贞,取贞观之治中的贞。

赵佶听完在思考,梁莘又补了一句:“天可汗!”

“就,崇贞!”

赵佶定下了。

梁莘没用祯字(吉祥的意思)已经算是留了一个衣字旁给赵佶。

梁莘说着就去磨墨,而后说道:“西北用兵,再有两天就出发了,党项人肯定多少会有些反应,为防止契丹人也搞事,派使团北上挺好,我看以孟皇后的父亲进御史中丞,为副使。曹诵为正使,以虞轩为书薄。”

“这孟皇后……”梁莘还打算解释一下用这三人的意思。

赵佶却没兴趣听:“随便谁谁。”

赵佶这会的心思都在画卷上。

那三副一模一样,怎么看全是真迹的张思训《江帆楼阁图》已经快成赵佶的心病了,他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分清。

在他看来,三副全是真迹。

但不可能有三副一模一样的真迹。

若说是临摹,谁能临摹出真迹的水准?

这会梁莘又送来三张高水准的临摹张思训画作,赵佶脑袋里已经装不下其他事了。

关于出使辽国的事情,肯定是不能直接写诏书。

不是赵佶不能写,而是赵佶没这个智慧,直接写很容易让满朝文武看出问题来,皇帝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聪明了?

既然官家没变聪明,那么这是谁来安排的推荐呢?

有心人就会去想。

然后去查。

所以,需要有人在朝堂上提及此事,然后各方扯皮,最终定为梁莘内心所想好的人选。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主使人选。

曹诵。

曹家当代三房房主,曹评的弟弟,曹旸的爹。

曹评西北用兵,曹家再有人出使辽国,朝堂上肯定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除非……

韩忠彦。

梁莘想到这里之后,犹豫了。

韩忠彦可信吗?可靠吗?

梁莘打算回家和爹商量一下,总要有个人在朝堂上提出关于出使辽国的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