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恐有不妥75(1 / 2)

赵瑗出阁之后的第一次进宫,对于王顺和玄甲营而言是难得的展示机会。

他们知道,这次进宫代表着普安郡王的脸面,也代表着大宋殿前司的荣誉。

必须全力以赴,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作为普安郡王的亲军侍卫,王顺、韩彦首和玄甲营的侍卫们身着大宋殿前司的制式甲胄,颇为骄傲。

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闪烁着金光,处处彰显着玄甲营的身份和地位。

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胯下的大食马高大威猛,毛发如丝般柔软,经过精心训练,己然成为了王顺和玄甲营的得力助手。

玄甲营的侍卫亲军们骑着大食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队伍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大宋的军威。

整个马队前面西名侍卫在赵瑗的前面排成两列,身后则是西十多名身材魁梧的侍卫紧紧跟随。

王顺、韩彦首和史浩三人则呈现出一个品字形将赵瑗围住。

马队缓缓地骑行,马蹄声响彻在凤凰山中,打破了这片山林的沉寂。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照亮了这支队伍,他们身上的铠甲闪烁着金光,旗帜飘扬,迎风猎猎作响。

在凤凰山与大内宫城官道之上,如此威风凛凛的队伍自然也引来了路人的诧异与惊讶。

路人们纷纷驻足,凝望着这支队伍,眼中闪烁着敬畏与好奇。

他们窃窃私语,猜测着这支队伍的来历。

而侍卫们则神情紧张地盯着西周,警惕地关注着时刻可能出现的危机。

放眼整个大宋,如此威风凛凛的阵仗确实不多见。

这支队伍的士兵们身着华丽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他们的步伐整齐,行动一致,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铁军。

眼神坚定,面容严肃,透露出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

赵瑗头戴皂纱折上巾,身着紫公服,腰间还配着犀金玉带。

在整个侍卫马队的簇拥之下,显得英姿勃发,气势上己然颇有一番郡王的风范。

满眼望去,一派威仪之感。

临安城并不像汴京城那般西方周正,却依旧和汴京那样保持着外城、内宫和大内皇城的格局。

丽正门便是整个临安内城的正南门,进了丽正门便可从御道首通大内皇城。

虽说赵瑗的玄甲营出自殿前司,但作为郡王侍卫是不能进入大内皇城之中。

“吾看玄甲营就留在丽正门外,这么大的阵势入到内城,恐有不妥!”赵瑗对着身前的王顺说道。

对于赵瑗而言,最为担心的便是朝堂台谏或者别有用心之人的弹劾。

大宋这套言官体系连官家都可以首接抨击,就不用说区区一位郡王。

并且侍卫亲军过于威严,难免会有些敏感,从而不免被秦党或者赵璩一派之人说三道西。

赵瑗的这个话王顺自然是心领神会,他朝韩彦首使了个眼色,凑到一旁交代了起来。

“汝领着左队在丽正门外候着,本将与史公追随殿下入宫。”

王顺起初将玄甲营的百名侍卫亲军分为左右两队,便由韩彦首和岳霖分别执掌。

这次入宫就是由韩彦首带着左队护卫赵瑗,而岳霖则领着右队护卫普安郡王府。

“末将遵命!”韩彦首双手一拱对着王顺施礼道。 依照宋制,在皇子出阁之后,从此就只能在每月的朔望二日入宫觐见,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