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初次交锋49(1 / 2)

整个大殿都弥漫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秦桧贼眉鼠眼地转动着他的眼珠子,对于他来说,趁着这个机会打压一下赵瑗才是当务之急。

皇子们之间的争斗,赵瑗现在算是抢了个先机,但自己绝不能任凭他就这样逐渐壮大起来。

想着想着,秦桧又心生了一个坏主意。

他的心中充满了恶毒的计谋和阴险的算计。

赵瑗不但非常有才华和能力且眼下风头正劲。

如果让他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威胁到赵璩的储君之位,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也会随之受损。

秦桧心中的恶毒念头越来越强烈,他脑袋飞快的算计着阴谋诡计。

此时最好的办法便是在官家面前挑拨,大肆捧杀赵瑗,让官家对他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一想到这里,他领着群臣对着赵构山呼海啸般的拜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紧接秦桧又领着众人又对着赵瑗拜道:“恭喜郡王殿下,贺喜郡王殿下!”

群臣一齐向官家和皇子行礼,礼数居然差别不大,难免会有些并驾齐驱的感觉。

按道理这皇子出阁礼,恭喜官家和皇子并没有任何不妥。

然而这帮群臣被秦桧这样领着,并且当着官家的面对赵瑗行如此大礼,必定会让多疑的赵构心生不满。

毕竟这只不过是出阁礼,并不是立储典礼。

秦桧此番的做法已然有些把赵瑗当皇储这般来对待。

他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计谋或许已经开始奏效了。

可以说秦桧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够挑拨赵构和赵瑗的关系。

这样既能够让赵璩得利,又能够让自己在朝堂之中掌握更多的权力,实现自己的阴谋。

对于赵构而言,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容不得任何人去挑战。

他坐在皇位上,俯瞰着整个朝堂,眼中闪过一丝不可琢磨的锋芒。

自己还没有到临终那一刻,这大宋的皇位谁也不能觊觎。

秦桧的心中则是充满了贪欲和阴谋。

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不能让赵瑗有机会成为皇储。

必须在赵构面前挑拨离间,让他们父子反目成仇,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普安郡王殿下英明神武,至忠至孝,又得太祖托梦垂青,实为大宋之福,官家之福!”

参知政事王次翁见到秦桧使的眼色,心甘情愿的甘当马前卒来极尽挑拨之能。

这话一出并没有任何毛病,不过是臣子对于赵氏江山稳固的恭维话而已。

可这话让坐在龙椅之上的赵构却非常不舒服,皇子英明神武,那么自己算什么?

原本他就是纠结多疑的性格,被王次翁这么一说反而愈加怨恨起来。

他恨自己没有亲生的子嗣,让这大宋江山将来被一个外人给得了便宜。

他也有些怨恨赵瑗如此英气逼人,隐隐约约有未来的明君之相。

赵构虽然面无表情的端坐着,殿堂之下的赵瑗却非常明白秦党的险恶用心和官家此时的心境。

以往自己并没有太多在朝堂之上露脸的机会,从而让秦党无从下手。

可是一旦这样的捧杀成为秦党今后的惯用伎俩的话,那么自己和官家之间便从此再无信任感可言。

用心险恶!

赵瑗用凌厉的眼神和秦桧对视了一下,对方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将锋芒收敛得毫无痕迹。

让赵瑗更为吃惊的是,从眼神之中似乎透着些许的和蔼可亲和慈眉善目。

“这秦桧真特么老辣,奸臣果然就是奸臣!”

赵瑗望着这一幕恨不得把秦桧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但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可能面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启禀官家,儿臣有事启奏!”

赵瑗觉得此时自己必须要说些什么,不但要宽慰官家的心,更是要反戈一击。

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么好的局面,不能轻易的被秦党就这么离间。

官家虽然毫无进取之心,甚至还有些昏聩无能,但毕竟还是自己最需要仰仗的人。

“普安郡王有何事要奏?”

赵构依旧是面无表情并且言语冷淡的说道。 “儿臣以为,秦相身为群臣之首,方才行礼大为不妥!官家是君,儿臣是臣,官家是父,儿臣是子,岂有并行施礼的道理!如此不是君臣不分,父子不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