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有分寸6(1 / 2)

赵瑗回应的话不多,却字字都敲击在吴贵妃的心坎之上。

原本赵构遣秦桧与金国议和,双方便早就相互草拟了议和内容。

以大散关为界,割让唐邓商秦四州,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自绍兴十二开始在泗州交纳。

赵瑗的这些关键词,每个都印证了议和的内容。

“啊!”

吴贵妃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表情尽显慌张,一时之间竟然心性大乱。

这样的军国机密且又是丧权辱国之事,不可能对外界泄露出去。

大宋朝堂之中只有官家和秦桧等人知晓,自己也只是官家口中透露的一些只言片语而已。

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内容竟然从一个十五岁的孩童口中说出。

并且这些机密准确无误,毫无半点差错。

“贵妃娘娘放宽心,儿臣自然是守口如瓶。”

赵瑗见吴贵妃的表情已经由开始的将信将疑彻底变成了深信不疑。

他此刻能做的便是展现一下自己沉稳有度,能为君分忧的形象。

这一切来得如此轻松?

赵瑗忍住内心的狂喜,对于自己这迈出的第一步非常的满意。

“可瑗哥儿为什么替岳飞求情,并以此逼宫官家?”

吴贵妃毕竟不是一般人,她定了定心神,很快从慌乱之中走了出来。

虽然赵瑗了解议和内容,但去见赵构并非是带着什么方略,而是死命的为岳飞求情。

在她看来,赵瑗这样的举动似乎和他自己所言的有些背道而驰。

“保下岳飞,正是太祖托梦议和方略之一。事出紧急孩儿鲁莽行事,惹了龙颜不悦,便是此事来龙去脉!”

赵瑗见时机已到,索性将自己的目的直接说出来。

并且也能够为先前赵瑗的那个求情逼宫举动而圆场。

赵瑗希望自己的假装真诚,能够让吴贵妃感受到自己的掏心掏肺,便能够更好的实施下一步。

“原来如此……”

面对着赵瑗所说的这一切,吴贵妃陷入到思索之中。

对于她而言,最为核心的便是如何扶助自己的养子赵璩上位。

其余的事情,对于她而言并不重要。

何况赵瑗就算是受到太祖托梦,并有议和方略可告知官家,可那又如何?

这些事情对于自身和赵璩并没有半点好处。

甚至如果一旦赵瑗借着这个势头,让官家另眼相看,那么赵璩恐怕只会离皇位会越来越远。

一想到这里,吴贵妃并无太多的言语。

反正赵瑗被禁足一个月,说不定到时议和盟约已经签订,岳飞也可能会被杀。

届时所谓的什么太祖方略也就没人再去理睬,赵瑗的话也就没人相信。

“为了朝廷的军国大事,儿臣恳请贵妃娘娘周旋一二,准许孩儿见见官家,从而得以诉清缘由。”

这一切,赵瑗都看在眼里。

他明白吴贵妃心中是怎么想的,事不关己反而有可能为他人作嫁衣。

这样的事情她不但不会做,还很有可能会在从中作梗。

因而他把这个事情上升到军国大事这个高度,那么也由不得吴贵妃不掂量一下此事的分量。

“后宫不得干政,此乃祖宗训示。吾恐怕有心无力,况且官家已然不悦,瑗哥儿还是安心休养才是。”

吴贵妃见赵瑗把这个事作为军国大事来逼自己,那么索性也拿出祖宗训示来说事。

竟然轻轻松松的便化解掉赵瑗的这个招数。

“这个贵妃娘娘可真不简单,果然是太极高手。看来自己不拿出些硬货,恐怕难以请得动这尊大佛。”

赵瑗内心感觉到非常的无奈,果然这大宋朝堂上下和宫内宫外大多都只为自己着想。

出于私利可以全然不顾大局,难怪有那么多忠臣良将也难以北伐中原。

大宋,看来已经烂到根子上了。

一想到这里,赵瑗果断的对着吴贵妃说道:“儿臣还有一事想与娘娘商议!”

“呵呵呵呵,瑗哥儿有何事?”

随着赵瑗尊称的一声娘娘,让吴贵妃发出一阵清脆爽朗的笑声。

赵瑗的这一句娘娘,倒是让吴贵妃颇为受用。 一般而然,大宋的称谓之中,只有皇后才能称之为娘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