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了岳飞?2(1 / 2)

赵瑗对于大宋的这段历史非常清楚。

他的心智和意识毕竟来自后世,自然非常的了解大宋这艘破船将来会驶向何处。

他也非常清楚,破船的掌舵人,也就是现在的官家赵构是个什么德性。

那么上天让自己有这个机遇,那么就要把大宋和自身的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金兵大军压境,而官家却只希望偏安一隅。

或许是太宗一脉的缘故,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赵构毫无血性可言。

而自己这具肉身和身份确实来自于太祖,文治武功的宋太祖赵匡胤自然比他那弟弟强上百倍。

那么中兴大宋既然不能从太宗子孙手里实现,那就从自己这太祖子孙手中实现吧!

按照常理而言,赵构来自太宗一脉,挑选继承人自然会继续从太宗子孙中选拔。

可现实却并没有如此,反而是从太祖一脉之中挑选。

赵构为什么会一反常理?

倒是有两个传说。

一个据说是因为宋太祖曾经托梦给赵构,让他将皇位还给自己。

古籍之中甚至还有记载:“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于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

而另一个传说则是大宋曾派人出使金国,使者回国之后说金太宗长的很像宋太祖。

于是流出传言说是宋太祖回来夺皇位了,因此赵构才选择太祖一脉的子嗣继位。

可以看出赵构非常迷信鬼神之说,或许只有鬼神之说这样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才能成为解释或者安慰自己的最好方式。

对于古人而言,认为鬼神有时能够给人带来好运,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惩罚。

无论是赵构出于何种目的,但赵瑗感觉官家虽然有过众多昏庸决定,然而这个却是难得的英明决定。

至少自己不会那样怯弱不堪,也不会那么安于现状。

更为难得是,太祖一脉和太宗一脉相比较起来,确实出色不少。

“我既是养子,便有机会争一争皇位。”

赵瑗觉得自己前世今生的骨子里都有着杀伐果断,沉稳勇毅的气质。

上天给了自己这个机会,也给了自己这份才干,为什么不争上一争。

“我要改变大宋这懦弱不堪的国本,创建一个席卷宇内的大宋帝国!”

历史上的大宋,曾经是无数汉民心中永远的伤痛。

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伤疤给了后世子孙,现在这个伤疤注定在赵瑗手中抚平。

赵瑗的性格如此,使命如此!

大宋的大,不过是繁华富庶的大,不过是八方咸通的大,不过是技压群芳的大,不过是歌舞升平的大。

然而这样的大,终究抵不过辽国的大军,也抵挡不住金人的铁蹄。

靡靡之音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始终只能是误国误民。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是赵瑗,养子又如何,可我是文治武功的太祖子孙。”

“尽管身份并不尊贵,但尊贵在我手中重新创建。如果不争,大宋将还是那个腐朽的大宋,中原终究还是那个饱受异族欺凌的中原!”

重生之前的前世,自己不过是普通人家按部就班的好学生。

酷爱历史却又一腔报国之志,从而大学之后便选择毅然从军。

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懂事,从小不会被父母养尊处优惯着。

正是这些经历和成长环境,造就了自己的性格和志向。

似乎前世和今生的自己既契合又互补,灵魂之间的冲击感也越来越强烈。

这样的冲击感造就了一个坚毅却又不失果敢,沉稳却又不失活泼的自己。

“哈哈哈哈!”

赵瑗望着铜镜之中的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笑容,也越来越欣赏这份气质。

或许是自己的笑容声音太大,让原本安静的内殿有些动静。

使得原本时有时无的抽泣声戛然而止。

“嘎吱!”

大殿厚重的大门被轻轻的推开。

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的传了过来。

一个脸庞白净却显得有些呆头呆脑的太监看到赵瑗,不由得惊掉了下巴。

“国,国公爷!您,您怎么起来了?”

太监见到赵瑗竟然起床下来,吓得有些语无伦次。

呆呆的望着赵瑗一阵时间后才反应过来,于是赶紧跪倒在赵瑗面前。

赵瑗自从入宫后不久便被封为建国公。

因而无论是宫里宫外对于赵瑗的称谓便都是国公爷。 “怎么?我不应该起床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