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胭脂铺(1 / 2)

天空灰蒙蒙,像是一层厚重的灰色面纱,将整个山村笼罩在其中。冯蓁蓁准备了一些碎银和银票傍身,露儿则准备了一些路上食用的吃食和水。四人来到王二叔家时,大家都面带微笑,拎着大包小包围在一起聊着天,气氛十分热闹,与这夜凉如水的天气截然相反。一个村子的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要买柴米油盐的,有些是从家中拿出攒了很久的鸡蛋或是刺绣拿到镇上倒卖贴补家用,这可不就人多么?但还是有些人不舍得花那两文钱,准备自己背着东西去镇上。

陈景诚和村里的人打完招呼后,便与冯蓁蓁三人找位坐下。没多久,王二叔过来,见人都来齐全后,便牵着牛就走。说实话,这牛车的速度不快,路面还有些坑坑洼洼的,牛车行进起来晃晃荡荡,着实不舒服,冯蓁蓁便整个人往陈景诚身上靠了靠。

“娘子,难受是吗?”陈景诚心疼道。

冯蓁蓁有些眉头紧锁地点头。

“哎呀,这秀才与小娘子感情就是好啊。一声爽朗的声音打趣道,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一下子牛车上就活跃了起来......

“婶子说笑了,我家娘子第一次坐牛车,有些不习惯而已。”陈景诚答道。

冯蓁蓁也被打趣的不好意思想从陈景诚怀里起身,但陈景诚护着她的手并没松开。“没事,娘子。这位是村长家的婶子性子外向,说笑而已。”是以冯蓁蓁便朝那位婶子笑了笑。

“这秀才家的娘子真俊啊!也是,这富人家的小姐难免娇生惯养。多坐几次就好了。”

考虑到还有很远的路程,她便和这位婶子聊了起来。“婶子,这是去镇上采买吗?”

“是啊,难得出来一趟想着都买点,咱们七里湾什么都好,就这出入不方便,秀才娘子这是回门去娘家吧。”

“是的,婶子,不过我和相公先打算去镇上买些礼品。”

一路上冯蓁蓁就这样与一群婶子和年轻的媳妇们东聊一句,西聊一句,也慢慢和她们熟悉起来。村上的村民主要靠农田为生计,女子偶尔拿些刺绣品来卖,男子则是偶尔上山打猎售卖来补贴家用。不是男子不愿意上山打猎,而是这前山的猎物已是稀少,后山又十分危险。以往还有男子经常去打猎,但多次都是空手而归。除此以外,基本都没有其他收入,生活水平可想而知。虽是一路上依旧颠簸得厉害,但有了陈景诚的护着和村子的妇人聊着分散注意力,也就没了先前那般难受。中途吃了点饼,喝了些水,也很快来到了镇上——乌昌镇。

镇上的房子几乎都是青灰色的瓦房,尽显古色古香的韵味。街道两边有茶楼、酒馆、布庄、当铺、作坊等等。街道上的空地有不少摆摊的小商贩。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偶尔伴有风铃清脆的声音响起。行人络绎不绝,吆喝声,叫卖声,响成一片。

根据原主的记忆来到花容胭脂铺。店铺共有二层,楼上招待一些达官贵人,楼下招待平民百姓。进入店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扑面而来,账房站在柜台后面,手持算盘盘算着。而伙计正面带微笑地招待着前来购物的顾客。望了一眼,冯蓁蓁几人便直接来到二楼。

“小姐,您来了。”张掌柜鞠躬行礼道。

“张叔伯,不必多礼。”对张叔伯冯蓁蓁还是很信任。张叔伯是从小看着原主长大的,对原主极好。原主未出嫁前也会随着家父亲常来,所以对店铺里的伙计和掌柜都很熟悉。

“张叔伯,我今天过来就是随便看看,店铺有您管着,我很是放心。”冯蓁蓁俏皮地说道。

“多谢小姐的信任,老奴……”

“张叔伯,都说了您不用向我行礼,更不用自称老奴什么的,蓁儿不喜。家父与您的感情就像亲兄弟,在蓁儿眼里您就跟蓁儿的亲叔伯一样,从小到大您都一直那么宠我,还有云飞哥,我们就是一家人,别再喊小姐什么的。”冯蓁蓁连忙打断他的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