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田庄(1 / 2)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和陈母打声招呼后,小夫妻二人徒步走去田庄。路过一棵大榕树时,刚好有几个妇女们一边拿着针线刺绣,一边聊天。

“哎呦喂,陈秀才家的媳妇真俊啊!就跟仙女似的。”其中一妇女说道,其她两人也七嘴八舌说道两人真配。

冯蓁蓁谁也不认识,只能微笑着点头回应,并静静地站在自家相公旁等待着他的介绍。

“娘子,她们三位都是婶子,为人热情,也好相处。平时她们与娘接触的也比较多,你我成亲那日,也是多亏了这三位婶子的相助,娘才得以应付。坐在左边的这位是王正国叔伯家的李婶子,中间的这位王树叔伯家的春花婶子,右边的这位是王正礼叔家的元婶子。”

“三位婶子好,感谢三位婶子在小侄婚宴上的相助,不然光靠我娘一个人,也很难顾及周全。”说完就要给这些婶子们鞠躬,然而这些妇女哪敢受,听说秀才老爷见到县令都不用行礼的,再加上陈秀才以后一定会像他爹一样有出息的。连忙回答道:“哪里,哪里,咱们乡邻之间哪还说上这些客套话呢,再说就你父亲那免了咱们家三成的粮食的税收,这可对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恩惠啊,哪还说这些呢。”“就是,就是这个理”其她两人也附和道。

这时冯蓁蓁也开口道:“各位婶婶们好,我叫冯蓁蓁,初来乍到,以后还有诸多不明处,到时候还向各位婶婶叨唠、叨唠。”说完就对各位婶婶甜甜一笑,而婶子们却有些恍惚了,实在是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仙女说话似的。

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笑说道:“陈秀才家的,这人不但长得真俊,这说话还这么好听,婶子们以后天天盼着你来唠嗑,到时候别嫌弃婶子们的说话粗俗就是了。”

“怎么会?婶子们性格这么爽朗,蓁儿就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了。”

“三位婶婶,我和娘子还要去村头田庄上看看,过后得空,再到各位婶婶家拜访。”

“好,好。”三位婶子热情,满脸笑意的说道。

一路上陈景诚还对冯蓁蓁介绍了这三位婶子的家里情况。王正国叔伯和王正礼叔伯是两兄弟,王正国是大哥,王正礼是二哥,他们家还有一个三弟王正杰二十二岁,至今未娶,还有最小的妹妹王兰儿已经嫁到隔壁村了。他们家与咋们家从祖父那辈开始交情就甚好,就连正国叔伯他们三兄弟的名字还是祖父给取的。王正国和李婶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王家仕已娶妻,二儿子王家欢今年十八岁,女儿王秀儿十四岁,家仕和家欢这两个名字,说延续两家情谊,当时就让父亲给取的。王正礼叔伯结婚较迟,他和元婶子也育有一儿一女。儿子王家旺,十三岁。女儿王云儿十一岁,叔伯他们三兄都住在一起。家还有一位年过半百的祖母,因近几年一直卧病在床,需要靠药物一直维持着,而叔伯家都是善良至孝之人,即使如此生活清贫,也从未想过要分家或是放弃给祖母的治疗。一家人还是咬紧牙,对家中的祖母不离不弃。而王树叔伯家是村子里木工手艺最拿手的,村子里谁家有木工的活就请他帮忙,家中稍富有的就给叔伯工钱,不富有就会拿些家中的农作品代替或是请叔伯吃餐饭。而很多时候,村民的一些修修补补之类的,叔伯基本上都是免费帮忙的。王树叔伯和王春花是同村子的人,家中有一儿二女。儿子叫王铁军,已娶妻生子。大女儿王娟儿也是出嫁在外地了,而小女儿王艳儿闺阁待在家中。王树叔伯家就住在我家左侧,而王正国叔伯家则住在我家右侧。

“娘子以后还需要知道什么,就尽管问我。”看到娘子一幅认真的表情说道。

“好。”嫣然一笑地答道。

二人来到田庄,庄子不大,就一个三、四间带有一个院落的瓦房。

“小姐,老奴......”说着就要下跪行礼。虽说冯蓁蓁手上有他们的卖身契,但还是很难去接受一位老人家在晚辈面前磕头行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