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落日余晖99(1 / 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朗朗读书声伴随着稚气的童声在皇家太学的启蒙学区内飘荡。

“朗朗上口,确实是一等启蒙之学,不知是哪位大儒所作。”已然老迈不堪的澓中翁在陈遂的搀扶下参观了一遍太学,到了启蒙区就走不动路了。

陈遂苦笑道:“这可是夫子您的得意弟子,也是当今陛下亲作。”

澓中翁愕然,随即摇了摇头道:“我老了,可还不糊涂,陛下呐,确实是天纵之才,老夫此生能收其为弟子,实乃几世修来的福份,此启蒙之学,初听似乎浅显,然而细细品读,却又句句蕴含至理,陛下即便文采惊世,睿智近圣,然还没有此等阅历……”

“夫子说的是。”陈遂笑道:“或许是陛下钦命各经博士联手所作。”

澓中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陈遂也仅仅只是猜测,这《三字经》出现的极为突兀,只知道皇家太学开课之初,便被定为启蒙之学。

至于是何人所作,迄今为止,无人得知,但此经是皇帝交给太学儒生的,又未言明出处,那么自然而然也可以归于皇帝所作。

不过夫子说的倒也在理,此经看似简单,但字里行间蕴藏无穷至理,没有雄厚无比的人生阅历,没有对儒家典籍无比深刻的理解,想要作此经,想想不太可能。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三字经》不是《三字文》,经即典,哪一本经典是没有无数岁月沉淀,没有历代大儒认可,就敢称之为经典的?

当然儒者把自己所着称为经典也不是不行,前提是别让人找到书中错漏,然后被儒林耻笑。

当然,现如今这《三字经》是何人所着都不清楚,就算想耻笑也没地方找人去,而且《三字经》陈遂自己也反反复复读过不少遍,还真没找到什么错漏的地方,要说不爽,估计也只有荀子门徒才会不爽。

因为《三字经》开篇六字‘人之初,性本善’很显然是和荀子主张的‘人性本恶’观点背道而驰。

可就算荀子门徒不满不爽又能如何?

此经乃皇帝流出,即便不是皇帝所作也与皇帝有关,荀子门徒难道还敢和皇帝当庭雄辩?

更何况善还是恶,辩了几百年了都没辩明白,继续辩几百年也不可能有结果。

澓中翁的身体说垮就垮了,有时候支撑人的就是一道意志一口气,夫子这辈子先出仕为官,后因对孝武皇帝穷兵黩武不满而辞官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夫子。

身为夫子,这一辈子最大的追求无疑只有一件,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弟子有朝一日踏上仕途之后能够位极人臣,秉政天下!

毫无疑问,刘病已就是澓中翁这一辈子最得意的弟子,但刘病已落魄皇族的身份,几乎注定让其不可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所以愤懑不平的夫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每日授课结束之后借酒浇愁,喝骂苍天,叹世间不公。

久而久之,本已年迈,还酗酒无度不听劝的夫子病倒了,一病难起。

然而人生际遇就是那么离奇,谁能想到刘病已突然间摇身一变成了大汉的皇帝,这不可思议的转变顿时成了夫子的良方,原本以为挺不过去的夫子,陡然间病疴尽去……

不过也仅仅支撑了一年,如今夫子已然是吊着一口气,来看看这落日的余晖,看看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创建的这皇家太学,毕竟这里是授业之地,若能终老于此,人生无憾。 澓中翁缓缓抬头,看着那迎风而起的朝阳,脸上露出欣然笑意,随后闭上了眼,一代大儒,溘然长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