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91(1 / 2)

刘病已给墨价枯的任务堪称五花八门,大到要耗费海量钱粮的造船,小到瓷器等等。

这瓷器……现在就有,历史甚至可以前溯到商代,然而这年头的瓷器跟后世的那种美轮美奂,堪称巧夺天工的瓷器完全是两回事,几乎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煌煌华夏,瓷器之国,这如何能忍,于是刘病已要求墨院改良瓷器制造之法,要求做工精良、轻薄美观,这些可以作为珍品,也可以大量烧造一般瓷器进入寻常百姓家。

说实话,人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现在刘病已对于灰不拉几的陶器忍耐度已经快要到极限了。

当然刘病已也知道越是精美的瓷器对土壤的要求就越高,于是他还贴心的在绢帛上注明在上虞以及哪些地方的土壤不错,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墨家无需知道。

还有就是棉花脱籽,刘病已知道这是宋代黄道婆鼓捣出来的技术,但是具体如何,机器长什么样,他一无所知,所以让墨家自己去研究。

比如纺织,现如今的纺织技术谈不上多落后,但是效率肯定是差的发指,想要百姓无冻死之忧,纺织技术岂能不加大步伐。

于是珍妮纺织机来了,对于纺织机,刘病已同样半点研究没有,但是以前他在电视剧上看过一部纪录片,于是便将脑海里面残存的记忆复刻出来,如此一来,墨院研究并制造出来,想必难度不会太大。

还有弹簧减震、脚踏式缝纫机、肥皂牙刷等日用品,最重要的还是琉璃、玻璃!

刘病已看过不少穿越小说,主角在古代赚银子的杀器……神器就是玻璃!

琉璃的历史要等到几十年之后,一经问世立即就成为利益阶层追捧之物,也让创造售卖琉璃的商贾赚的飞起,这种古代奢侈品没有道理不鼓捣出来,为自己狠狠赚上一笔。

至于玻璃,都觉得是后世从琉璃工艺上发展出来的,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玻璃的历史真要追溯起来,甚至能追溯到几千年前。

当然,这也有很大可能是古人瞎捣鼓出来的产物,总之没有形成规模化,刘病已在民间这些年找了不少地方,也确实没有发现一星半点关于玻璃的蛛丝马迹。

那就权当没有,相对于琉璃的绚烂多彩,纯色或者不怎么纯但是透光性更好的玻璃容易制造而且容易形成量产,那就够了。

刘病已不但是大汉帝国的主人,他还要做自己一手创建,商业帝国的主人。

那么任何新兴产品如果不能量产那就是扯淡,若说琉璃量产难度大,可以当成奢侈品来卖,那么玻璃就能当成大众物品来卖,而且还能在玻璃制品进入千家万户之前,好好收割一波豪门韭菜。

现如今刘病已将任务交给了墨院,他就需要先期投资,于是少府令梁丘贺愁的头发都白了……

皇帝花钱花的实在太狠了,狠到让人心惊肉跳!

最要命的是皇帝召见他的时候还念了一句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啥时候复来不知道,但是千金真的快散尽了。

最让梁丘贺无法理解的是……你说开设皇家太学,是皇帝为自己培养人才也就算了。

建炼铁厂要拨付海量的钱也行,毕竟一旦炼铁厂开始炼铁,就算没皇帝说的那么夸张的产量,总也能看到回报。

可造船?皇帝要一次性拨给造船厂两万万钱,而且每年还要投入数千万钱之多!

他感觉皇帝已经不是败家不败家的问题了,而是真的疯了…… 算天算地算空气,这钱都不应该是少府出才对,别说现如今大汉各种各样的战船多达上千艘,根本就没有造船的需求,就算有需求,造出来的战船难道不是卫国?那凭什么少府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