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无为14(1 / 2)

刘病已不太喜欢繁华热闹的陵邑主镇,再繁华难道还有长安繁华,难道还能有大汉经济中心的洛阳繁华?

想要打探消息,那去集镇的酒楼茶肆,但要最真切的了解民间百态,乡野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刘病已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也只有刘病已自己而已,陈遂几个很显然不那么认为,但是没办法,几个人加起来都左右不了刘病已,为了不分道扬镳出现意外,然后被自己老爹活活揍死,三人也只能当跟班。

上一次去阳陵邑恰好遇到韦屠挑战汤白,算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可这不代表每次都会有意外收获,但是这一次茂陵邑之行让刘病已很意外也很愤怒。

事实上两三年游历下来,遇到让刘病已愤怒乃至深深感到无力的事不在少数。

比如黄河咆哮,愚民为了平息河神的怒火拿孩童祭祀,就是把两三岁的童男童女在乡老、族长主持下念叨完祭词之后扔进滔滔黄河之中。

然而黄河该如何还是如何,这些愚民却只会觉得自己心不够诚,于是来年还会把这样的惨剧再上演一遍或者无数遍。

还有活埋,刘病已亲眼见到一个在地里面干活的农妇突然生产,最后生下了一个女婴,然而那农妇却在地里面刨了一个坑……

如果不是刘病已看见,那女婴必死无疑,他愤怒也想不通,虎毒还不食子,身为母亲,她是如何能狠下心肠要活埋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的。

愤怒过后就是无力,这样的事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对于真实性刘病已一直都是存疑的,毕竟他实在无法相信亲生父母面对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是如何才能下得了那个手的。

就算是大灾之年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民间最多也是易子而食,也没听说过吃掉自己孩子的吧,就算是自己家养的一条狗都未必能下的了手勒死吧。

但是悲哀的是,这不是黑暗童话,而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活生生的生存现实。

古代严重缺乏娱乐活动,民间也不存在什么有效避孕措施,对于很多百姓而言,一天忙完了回到家吃了饭,黑灯瞎火的也没别的运动……

以前生娃一生七八个甚至十几个的比比皆是……

但是寻常人家本就生存艰难,哪里来那么多粮食养活大量孩子,于是男孩咬牙还能忍着,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一个男孩只要长到八九岁,那就是家里面的壮劳力。

而女孩……普世观念,就是赔钱的……

历史长河当中,也不知道多少女童就这么丧生在自己的亲生父母手中,不知道多少女娃被父母买给了大户人家成为丫鬟,甚至也不知道有多少被卖进了青楼瓦肆。

无力是因为刘病已无力去改变这种社会现象,在当前这个时代几乎也没有杜绝的丝毫可能,想要根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民间能够丰衣足食,能够养活家中孩子的时候还能留有余粮,这是华夏百姓的忧患意识,没办法……

刘病已最后救下了那个女婴,还给了那农妇几个钱,最后把女婴寄养在了长安城一户人家,但是他能救到这个看见的女婴,又如何能救的了全天下,谁又能知道在那片土地下面到底埋葬了多少无辜的婴孩…… 愤怒、无力、彷徨还有是无法理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