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三年中(第二更)31(1 / 2)

一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首先就是范家的酒楼,以及范家的书局,隆重开业。

酒楼的买卖,做的并不顺利。

哪怕范斌请了大厨,请了庆余堂的掌柜,还有范思辙帮着出谋划策。

酒楼每月的盈利,也不过千八百两。

相比于他们投入的巨额资金,这生意虽说算不上惨淡,但也就中规中矩。

两年才能收回成本,第三年才能开始盈利。

按照范思辙的说法,他们的酒楼太正规了,少了许多的乐趣。赚钱能力,自然没有办法跟其他的酒楼相提并论。

再一个,京都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尤其是酒楼饭庄,那更是遍地开花,各有特色。

如果不是范家资本够厚,再加上他们酒楼的干净,也成了特色。

这买卖,甚至有可能赔钱。

范斌对此,并不理会。

他开这酒楼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赚钱。

他又没有独家秘方,做不来红烧肉,八宝鸭……

也没有特殊的渠道,特殊的项目。

凭什么赚钱?

能够不赔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酒楼最大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暗卫收集情报,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范斌隐藏人手。

说的更直白一些,这就是虎卫的一个据点。

是可以申请补贴的。

至于说酒楼里具体隐藏多少人手?

那就只有范斌自己知道了。

酒楼的名字,十分低调有内涵。

叫做,有一间。

名字是范闲起的,范斌也就拿来用了。

挺好,任何人见一次,都能记得住。

相比于酒楼,书局的买卖,可就完全不同了。

有红楼作为支撑,再加上其他的小说画本,书局的盈利十分可观。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万的纯利。

这在京都的买卖商铺里,都算是拔尖的了。若是没有伯爵府撑腰,这样的买卖,根本留不住。

也不是没人眼红,想要抢范家书局的买卖。

但没人给他们写红楼,他们盗版,还会被范家告。大家也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入范家,却无能为力。

因为红楼太过盛行,书局也是遍地开花,开遍了大庆所有的大城市。

甚至在北齐和东夷城,都有书局的分号。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范思辙就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商贾。

如今在京都的商圈,他也算是有一号的存在。

范建原本并不同意小儿子经商。

柳姨娘对此,也是颇有微词。

但做决定的是范斌,是未来范家的掌舵人。而且他同时还监督了范思辙的功夫和学业。

范思辙不仅成功入品,还一路势如破竹,拥有了三品修为。

先生布置的课业,范思辙也从来没有落下过。

儿子都如此上进了,哪怕他经商赚钱,看起来不务正业。

范建和柳姨娘也没开口反对。

毕竟若是换了他们教导,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范思辙教的如此优秀的?

尤其是柳姨娘,对范斌更是感激不已。

她认为范思辙能够如此优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