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此间光景,余二十年矣(1 / 2)

临出城时,朝鲜的将领李元翼专程来到城门前,想感谢一下将作乱分子及时扼杀的人。

他手下对他一指,没想到杨泽风竟然是这么年轻。

心中不禁想到不愧是天兵,就连少年人都是如此的凶狠。

看来平倭还是得大明的军队来办才行。

两边人互相道了声后会有期,很快几匹马就消失在了李元翼的视线中。

此行从安州北上,几人沿着定州,宣川,盐州北上,两日后终于来到了鸭绿江边。

秋风吹起,鸭绿江面上水波粼粼,几片落叶飘在水面上,像是在对夏日作着最后的告别。

一眼望去,对岸有不少的人在驻扎,当下正在修建墩台,堑壕,上面竖起来的旗帜上写着大大的“明”字,旁边的将旗上是“佟”字。

下面不少的驴车运粮而来,粮垛一排排整齐的排好,兵士们在有序的搬运着。

杨泽风等人先是和岸边的朝鲜边防通报了一声,随后有人过江通报给明军。

不会儿的功夫,一艘长船划过来,几人在朝鲜境内待的时间久了些,还经历了数次战斗、伪装,兵牌等信物早已丢掉。

“俺乃宽甸堡都指挥使佟将军标下守备刘庆明,奉命驻防鸭绿江,几位可是随祖总兵先期入朝的将士?”

史召明的辈分最高,上前抱拳道:“正是,俺们与祖帅走失,滞留后方,故多耽搁了一些时日。”

刘庆明嗤笑了一声:“走失?说的好听的紧,无非就是吃了败仗罢了!”

听闻这话,几人都是脸色不悦。

不过一想,辽东就这风气,所有人都是自持勇武,瞧不起别的行伍。

而且打了胜仗走到哪都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吃了败仗自然少不了嘲笑。

所以有许多的辽东兵就算打了败仗,也要砍几个平民脑袋,给自己找补一下面子。

杨泽风打了个眼色,吴钩心领神会,上前拦住了想要发怒的史召明,拱手说道:

“刘将军,祖帅北还后,吾等确为走失,然仍不忘杀倭之事,且探得重要军情归来,还望行个方便,令吾等返回广宁。”

吴钩已经从马车上扯下来一个箩筐,里面都是硝制好的人头,刘庆明看到后,眼神中露出一丝惊色。

他在佟养正手底下,没少打仗,不像验功的文官那样外行,真人头还是杀良冒功来的一眼便知。

这十几个脑袋,货真价实。

他也收起轻视,朗声说道:“既有重要军情,那便速速随俺过江,验明正身,速归原伍。”

登记了几人的姓名,籍贯,军中职务,轮到汪中兰和汪七时,杨泽风上前解释道:

“此乃我大明子民,曾流落日本,倭奴作乱,日夜思索逃回我大明境内。”

“你可敢为其作保,若是倭奴的探子,混入我大明,后果你知道。”

“自然知道。”

刘庆明也不再含糊,将一行人放过去,将此信息随同边境军报,由驿站送至辽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