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精仿传家宝玉雕24(1 / 2)

秋高气爽。

两个少年拿着长棍正打的激烈。

一个干脆利落直击要害,一个舞的棍影重重密不透风。

“主上,你这长兵舞的还是太过花哨了。”小六儿递上块巾子,自己也顺手擦着汗。

“你懂个甚,我那是......咳嗯,等我的兵刃打出来你就明白了。”李恪胡乱擦着:“昨晚我又想出一桩妙计,激动的半宿没睡。”

“......”小六儿瞥了一眼,不说话了。

“哎呀,高兴点嘛,你信我,这次真的能成。”一把搂过小六儿:“我昨晚啊,想到了一个闭环。”

“何为闭环?”小六儿不明就里。

“你看啊,阿翁会给我赏钱,然后阿翁短缺了钱阿爷就得送。”李恪越说越兴奋:“但阿爷不会伸手跟我要钱,懂啊?”

小六儿两眼放光连连点头,显然也被这妙计震撼了,有听过跟圣人讨赏的,没见过这么拐弯坑钱的,太缜密了。

“三郎,快来用膳了,刚才有个内侍传话,让你去见圣人。”四娘离着老远,招呼着。

嗯?找我作甚,平日里净忙国事了,最多顾的上我那俩兄弟。

这会儿惦念我?怕是有蹊跷。

“阿爷!儿来看您来啦,您身体可好啊?可不能为了国事不顾惜身体啊,如今大唐百废待兴,就指着您......”

“好好好,阿爷知道你心疼,可以了,过来坐。”李恪脚还没迈进门,李世民头就有些疼,赶紧打住。

旁边张阿难默默把传国玉玺收进了盒里,抱的紧紧的。史官旁边看了,一脸的欣慰与赞赏。

“你小子最近在忙些什么?”也不知怎的,李世民跟李恪说话,从来就不太像父子。

“儿最近勤练武艺,苦读诗书,如今也是有了些长进的。”李恪坐的随意,张嘴就说。

“把腿给我放下来!坐没坐形的。”李世民说完忽然摆出一摞奏抄:“这就是你苦读诗书的成果?”

平日里宫里待的好好的,没招惹谁啊。

李恪好奇的凑到案前,看看是谁在告黑状。阿难抱着盒子又往里挪了两步......

“哎呀,躲什么呀,我又不抢。”李恪没好气的翻着奏抄上的署名:“回头我让阿爷找匠人给我照着刻一个。”

“混小子你休想!”

哎,这自古老师告家长,真是一脉相承。

奏抄十几封,本本有爷名,就数那萧老头儿的奏抄多。

“您直说吧,想让儿做些什么?”李世民这套路李恪都熟了。

先拿罪状镇住人,再吩咐下差事,让人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办成了还得跪谢天恩浩荡给免了责罚。

“这不大军就要班师回朝了嘛,阿爷想着要不你去劝劝你阿翁。”李世民轻叩御案:“大宴当日好歹出席一下,也让天下人看到我皇室兄友弟......咳嗯,皇室和睦。”

你看看,我就说吧,没事哪能想起我。

“这个嘛......怕是不妥。”李恪又把腿支了起来,虽然他本就打算去找阿翁,但白干活可不成:“您也知道,阿翁这些年......哎,我怕去了让老人家看了伤心”

“那如何才能让你阿翁不伤心呢?”你去了也不知几回了!李世民就知道,不给点什么好处怕是使唤不动。

“怕是要花些心思,耗些心神。”李恪扶额轻叹:“儿最近时长神思恍惚,总有些乏。”

“哎,说说吧,想讨点儿什么?”李世民摊牌了,没办法,哄老头儿还就指着他呢。

“儿觉得秦王这称呼威风,不如......”

“不成。”

“那天策上将军府......”

“休想。”

“您这叫不讲理,这也不成那也不给的,抠的没边儿了。”李恪头一扭:“那我也不成,不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