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迷雾疑云似昭(1 / 2)

“她们用金丝做的绒球,给阿翁和阿爷他们刷毛毛。”

此话一出,吴峥直接给李恪跪下了;并表示他什么都没听到,权当他没来过,爬起来就跑了。

好不容易熬过阿娘叔叔伯伯这群长辈,明里暗里的盘问。

现下连你个破落校尉也敢来打听。

再问就给你说点重口的,让你说出去就掉脑袋,憋死你。

“三郎,夫人说秦王出征大胜,今日便到了,让你练完记得沐浴,到时好在门口迎接。”琴姨顶着烈日的炙烤说完,自回了凉殿。

这么快?

这些时日最多够个来回吧,等阿爷回来得问问,神了。

李世民一路凯旋,自是心高气傲。

这次归来,胜负已定。

等坐实这太子之位,这大唐终是能少些纷乱,往后日子也能安稳些了。

天策府一众齐聚,秦王摆宴,今日不醉不归。

回府,卸甲,沐浴,豪饮。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要大醉一场,往日阴霾一扫而空。

长辈喝酒,李恪现下还上不得桌。

此刻,他盘坐在木桩之上,伴着云雾半掩的月色,冥思苦想。

“恪儿,这是又欲练什么神功啊。”

李世民手提酒壶,脚步有些踉跄的走了过来。

“阿爷,大伯谋反这事儿我就在旁边,总觉得透着股诡异,想不明白。”李恪的脑子,快想炸了。

“说说,阿爷给你解惑。”对着壶嘴饮了一口,李世民来了兴致。

有些事成了,没有人分享,何其的无趣。

“先前来报信的二人跟随大伯征战多年,却来告发大伯欲谋反;再加上后面来的那个,这三人是您的人?”

“接着说。”李世民微笑不语。

“阿翁应该也存了防您的心思,才让四叔派心腹去探听虚实,结果人一到,庆州就反了。您领大军平叛才走到半路,杨文千就被他的部下杀了,不战而胜。”

李恪停下,看了眼阿爷,随即说道:“庆州反,宇文颖嫌疑最大,他很有可能跟杨文千吐露了此行的实情;只有他反了,您才能领兵平叛,所以这宇文颖也该是您的人才对。”

李世民笑着喝酒,隐隐内心有些期待李恪接下来的猜想。

“如果是您的人,那他应是有功,可您又因他有鼓动杨文千造反之嫌把他杀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他的部下,鼓动他造反,又杀了他以此领功。”

李恪此时的大脑,高速运转着。

“到底是部下鼓动他造反,还是宇文颖逼他造反,把宇文颖带回来审了才知,可如今死无对证;所以这些人,到底哪些是您的人?”

李世民听仰天长笑,任你条条理的明白,照样让你理不顺这虚实。

“小子,你自入彀中慢慢猜吧。哈哈哈哈。”

还以为三郎只是好武,如今看来也是有些脑子的,为将为帅,光勇武可不成。

李世民逗完李恪,拎着酒壶打算边喝边逛四处走走。

“有没有一种可能,告密者,使者,造反者,鼓动者,都是--您的人。”

李恪晃荡着小腿,语气充满了天真。

“哦,恪儿,那你认为呢?”李世民转过身,黑夜里看不清脸上神色。

“我就是猜的,谁没事拿身家性命开玩笑呢,还全都赔上了性命。”

跳下桩子,李恪笑看着阿爷,内心警铃大作:别特么说了,赶紧糊弄,快拿出你的天真无邪。

“阿爷,往后府里的叔叔伯伯不会再走了吧,我还是喜欢以前热闹的家。”

“那阿爷努力,把他们都招回来。”李世民摸摸李恪的脑袋,回去了。

大伯就是个怨种,军械钱粮赔了,谋反的帽子扣上了,现在还在看押;阿爷领兵出去晃了一圈,叛就平了,平白捡了个大便宜;不对啊,如果阿爷这次真成了太子,那玄武门之变怎么来的?

但愿没给阿爷留下疑心,我可真没什么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