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抚碗观飘零(1 / 2)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

这次出征,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兵权在手还没捂热乎呢,又交了回去。

不同于天策府众人的阴郁,家里人还是很高兴的。

亲人不用战场搏杀,平安归来总是好的。

这些日子,眼看那波孩子手也老实嘴也不硬了,李恪也就停手了。

除了没难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现如今少给家里招祸为妙。

他发现天策府隔段日子,就少个把人,不是外放了,就是另有要务迁出府。

往日里的熙熙攘攘,现在突然少了些许人,这让他有了一些警觉。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生死开玩笑。

他可是在梦境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了无数次在宫禁中死亡的经历。

虽然他的印象里只记得个玄武门,具体细节和哪年发生都没记住。

但观察府里的情形,不太妙。

“不太妙。”李世民轻轻地敲击着桌案,陷入了沉思。

他刚看了玄龄给他送来的文书,里面详细记载着近几年天策府所属的升迁调令。

每个人何时入府,官居职位,上任调令以及升迁去处,一应俱全。

釜底抽薪,阿爷好算计。

现如今的朝堂还是阿爷说了算的,还轮不上太子左右升迁调令。

“升迁调令?如今世民天策府剩下的众人,都是他的心腹,贸然外迁怕是会逼急了他。”

李建成放下书卷,看向魏徵:“何况阿爷已经做了,剩下的暂时不可轻动。”

看着向来沉稳、宽厚的太子殿下,魏徵看着直摇头。

这个太子什么都好,就一条,妇人之仁。

“况且,此次我领兵平叛,斩杀刘黑闼、徐圆朗,军中威望虽不如世民,那也是有些了。”李建成胸有成竹看向魏徵。

魏徵的眼神很是玩味,仿佛在说,您自己体会。

“既如此,吾等当可收拢些朝中重臣,倚为助力,进而掌控朝堂。”眼看太子不愿逼迫太甚,只能换个法子。

“吾省的,玄成辛苦,你先去休息,吾考虑一番。”李建成闻听此言,深以为然。

待魏徵告退后,唤人招来四弟商量对策。

待齐王到府,兄弟二人落座,李建成把刚才魏徵所言说与李元吉。

“阿兄,玄成此计可行,就是简单了些,如果后宫也能搭上线,往后有个风吹草动,我们自先知晓,也好提前准备。”

李元吉觉得,朝堂上压着,后宫再给阿爷吹上枕边风,这才稳妥。

但凡魏徵要听到,必是要骂个李元吉狗血喷头。

太穆皇后早已亡故,三十多的太子勾连后宫,让他年近六十的阿爷怎么想?天下人怎么想?

取死之道。

李恪看着整日有些闷闷不乐的阿爷,也是爱莫能助。

总不能玄武门这事他来说吧,还是直接告知阿爷,弄死大伯和四叔,你行的,保你赢。

所以最近,李恪每日都进宫就学。

为的就是拜见阿翁。

虽说不能改变一些什么,但至少能让天策府的境遇好上一些。

最起码,不能是个后宫妃嫔就随便打发个家奴,上门索要财货,没这么欺负人的。

“四娘啊,恪儿的衣裳怎么少了一件?”杨妃对李恪的饮食起居,从来都了如指掌。

“今日奴送他就学,好像是看着拎了个小包袱,奴还以为是给谁带的东西,也没问。”四娘回忆道。

“准是又要打架了,这孩子真是不省心。”杨妃正绣着冬衣,忽然放下手里的绣活,眨巴着眼一阵纳闷。

“你说他好衣裳不拿,非拿那旧衣作甚?”

作甚?

当叫花子要饭去!

一介家奴直入天策府,张嘴就要跟我家要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