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倚马槊倒提(1 / 2)

夜深人静,不知又有几人垂泪。

李恪就知道。

侧卧在床榻,屁股上传来的阵阵疼痛让他辗转反侧。

自从被生到大唐以来,李恪总觉得冥冥之中好像被针对了,诸事不顺。

耳听晨鼓一响,李恪艰难的爬了起来。

肿胀了一夜的屁股,更疼了。

日子还得过,人还得活。

这就是人生,不是游戏更不是爽文,李恪想明白了。

“玄龄啊,昨日恪儿在宫中差点逛到后宫,说是路遇一个将军将他拦住,还帮他找了个禁卫为其引路。

恪儿说那个将军叫常何,你可有印象。”

李世民翻了半天名册了,就是找不到这个人。

房玄龄眉头微皱,捋须细想。

‘嘉其变通,尚其英烈,临轩引见,特申优奖,授车骑将军’

脑海中突然想起圣人说过的这句话,目光一闪,遂将此人来历告知秦王。

“哦,竟然是他。”李世民想起来了,曾随他打过仗。

“前些时日传来捷报,刘黑闼、徐圆朗授首,看来他是先行来宫中奏报面圣来的。”房玄龄猜想着。

“那看来大军不日即可凯旋,阿兄和阿弟,要回来了。”

不知接下来,这长安,又当变成何种局面。

李世民站起身来,走到门前,背手而立。

“既能被大哥选中面圣,必有些分量,着人出长安去试探一下”

房玄龄起身称是,自去安排。

-----------------

“哟~这不是身怀童子功的一代文宗李三郎嘛。”

“再敢溜堂你就试试。”

“天不生你李三郎,大唐万古如长夜啊。”

“你看看乾儿和泰儿......”

在这声声的勉励,与充满正能量的奖励下,李恪的生活充实而又充实,并快乐着。

已是初秋,李恪终不再是单纯的打撞木桩,而是将所有的东西演练了出来。

李世民与一众武将看过演练之后,纷纷给予掌声,并表示好看,爱看。

就是没人说他厉害。

不过这次李恪谦虚了很多,些许虚名本就无需挂怀,花拳绣腿而已。

于是......‘身怀童子功的花拳绣腿,一代文宗李三郎’

他名号前的称呼变得更长了......要是算上爵位,堪堪能与之相比的,只余圣人的谥号了。

何以解忧,唯有歇着。

李恪蹲在院子里,双手托腮,偶尔伸手驱赶着纷扰的飞蛾。

忽见琴姨抱着一具古琴漫步走来。

“琴姨,您抱出古琴作甚。”李恪有些纳闷,中秋还早。

“夫人让我抱过来的,说是有用。”李恪闻听心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些飞蛾,烦的很。”琴姨如此说着,抬手扶在古琴一侧。

‘唰’

白光乍现,又瞬间没入古琴,零落于地的蛾儿,变成了两半。

“这...我刚刚是漏了什么吗?好像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目送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的琴姨进了屋,李恪忽然涌起一股暴躁的情绪。

我去你的童子功,狗屁的童子功。

心里一边骂着,一边对着木桩疯狂输出。

“哎,练就好好的练,拿个木桩子发什么疯。”李世民背着手,一摇三晃的迈步走了进来。

李恪充耳不闻,依旧在那发着疯。

李世民看不下去了,伸手一薅后领,随手把李恪墩在了木桩顶坐好。

“说说,怎么啦?”李世民手搭木桩,靠过来问。

“您说我这么练到底行不行啊,是不是瞎耽误功夫。”李恪低着头,有些丧气。

“行不行,苦练过才知道,听清楚,那个苦字。”李世民随手拿起一张小弓,试了试力道。

“反正阿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没你这么勤勉。”

‘嗖’

正中靶心。

“阿爷也好,府里你那些叔叔伯伯也罢,谁也不是天生就有那份本事。”

随手扔下小弓,李世民又走了过来。

“想不想见识真正的高手?”

“想。”

“明日阿爷带你去个地方。”

父子二人正说着,沈妃走了进来,路过二人冲李世民默默施礼就进了屋,一句话也没说。

李世民有些尴尬,约好了时辰,施施然走出了院子。

李恪坐在木桩上正想着什么。

杨妃拎着板子走出房门,看着李恪,拿板子往屋里虚指示意。

哎,一声长叹,李恪跳下木桩进屋补课。

-----------------

大军得胜凯旋。

满是旌旗招展,身披金甲骑骏马,入长安。

前面且歌且舞引路,两边夹道相迎者欢呼雀跃,宫门前唱名封赏,入宫圣人请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