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听雨楼91(1 / 2)

“二位找我,想必不是为了来喝喜酒的。”火红的轿子陡然停驻,洛水神情复杂地望向李清幽与柳析。</p>

旧友重逢,不知该作何表情。毕竟当时是李清幽自己把洛水赶走的,难免问心有愧,好在洛水并未责备他。</p>

李清幽刚想开口,却被柳析抬手制止。</p>

“今天是洛水姑娘你大喜的日子,我们的事改日再谈。”柳析微微颔首。</p>

“多谢了。”洛水轻轻地松了一口气,面露感激之色,旋即向柳析道谢。</p>

“不必,是我们不请自来,多有叨扰。”柳析道。</p>

李清幽识趣地拱手附和道:“多有叨扰,还请见谅。”</p>

忽一骑飞奔而来,洛水慌忙缩入轿中,李清幽扭头看去,那人影驾马渐近——原是穆霄。依旧俗,新郎官在洞房前都不能见新娘子的脸,否则会坏了风水,也难怪洛水这样紧张。</p>

其实李清幽心知肚明,这样的所谓风俗,不过是便于让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顺从地盲婚哑嫁而已。</p>

不过穆霄与洛水,并不在此列。他们本就是一对璧人,早已相识相知多年,知根知底,二人也都无父无母,高堂之上,也不过只陆掌门一位而已,而陆掌门素来开明,对他们二人的结合,亦含笑颔首应允。</p>

江湖诸客,在人生大事这方面,倒是能落个自由。</p>

不过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个自由么?投身入这江湖,风餐露宿、朝不保夕,不正是求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么?</p>

穆霄驾马前来,衣冠如火,面露忧惧,想来是以为洛水遇上什么麻烦了。</p>

待走近了一看,见来人是柳析与李清幽,穆霄旋即展颜,勒马笑道:“二位的消息怎么这样灵通?我的请帖还未送到苍山,你们就先到了,哈哈哈……”</p>

“穆大哥,恭喜恭喜!我们不请自来,也没带些贺礼,实在有失礼数,穆大哥你不会拒不招待吧?”李清幽并未直接回应,而是打了个哈哈,玩笑一般地问道。</p>

“这说的叫什么话!”穆霄大笑,随即一拍李清幽的肩膀,“既同为三山的兄弟姊妹,又是老朋友了,应该好生招待才是——山高路远的,你们能到九华来已是不易,所谓贺礼,不过是个添头罢了,免了、免了!”</p>

“那就谢过穆兄了。”柳析缓缓施礼道,“穆兄与洛水姑娘皆为才俊,可谓檀郎谢女、佳偶天成,愿二位今后诸事顺遂,进可身名俱泰、共荣共贵,退亦故剑情深、共挽鹿车……”</p>

李清幽闻言一愣,旋即亦与之一揖道:“穆大哥,老弟我才疏学浅,只能祝你们白头偕老、举案齐眉了。”</p>

穆霄朗声大笑,一一还以礼数,随后拍了拍李清幽的肩膀安慰道:“好好好,李少侠,心意我领了,这些细枝末节,就不必太在意了。”</p>

说罢,穆霄声音放低了些问道:“李少侠,我听说,你的病好些了?”</p>

“托你与九华诸位朋友的福,已痊愈了。”李清幽笑道。</p>

“是么?那就太好了。”穆霄亦松了口气,为他高兴道,“那我们回头见。”</p>

“回见。”李清幽说罢,目送穆霄打马向前,朝天挥了挥手,领着这一条长龙缓缓行进。</p>

迎亲队伍高头大马在前、乐师紧随其后,以喜乐开道,轿前老少沿路撒红,温烟凤鸣,好不热闹,远远望去,有如一条赤练,蜿蜒入山,直通九华门中。</p>

——</p>

殿前,宋筠大怒。</p>

“数万大军,难道还抵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宋筠破口大骂道,“漠关、清河的教训才过去多少时日?眼下又有消极怠战、不战而退之事频生,我看你们一个个真是活腻了!”</p>

大殿之上,满堂俱静,无人敢在盛怒之下的宋筠面前言语半句,生怕一个不小心触及宋筠逆鳞,血溅当场。</p>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过。</p>

无论是宋筠尚为太子时便在其麾下仕事的老臣,还是其余各派臣子,无不知这位新皇帝武德之充沛、性情之刚烈。</p>

宋筠发过了火,背过身去,旒珠甩动“哒哒”作响。宋筠额头突突地跳,两指从山根往上按捻,指腹不住揉着眉心。</p>

“陛下,臣张在,愿往平寇!”阶下一人高声道。</p>

“张在,你疯了!?”长孙铭辙隔着朝服狠狠掐了张在一把,低声骂道,“你早有功名加身,仅仅一年,连升三级,暂且不论能否得胜而归,即便是打了胜仗,你功高震主,又怎敢笃定陛下不疑?”</p>

张在无动于衷。</p>

“爱卿所言非虚?”宋筠唇角微扬,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张在。</p>

“臣岂敢欺君罔上?臣所言,句句属实。”张在直言不讳,眼中丝毫未有惧色。</p>

“好!”宋筠欣然应允,高声道,“朕许你亲自挑选三千精兵,不日便可启程前往渤海郡,可有异议?”</p>

“陛下此言非虚?”张在道。</p>

“君无戏言。”宋筠眼神锐利,仿佛能直逼人心。</p>

“谢陛下!”张在报以坚定的眼神,旋即领命,叩谢君恩。</p>

退朝后,宋筠移驾偏殿,宋竹君早已在殿中等候多时。</p>

“陛下,秘卫尽数废除的消息先前已散播出去,除去渤海郡与海寇勾结的那一批,似乎所剩无几,看来魔宫的人手已经愈发吃紧了。”宋竹君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宋筠禀报。</p>

“做得不错。”宋筠缓缓地坐下,紧绷着的神经终于得以稍微放松一些。</p>

“只是……”宋竹君话锋一转,将矛头指向朝堂之上,“暂时还没有证据能证明,朝中哪些大臣与魔宫仍有勾结。”</p>

“没有坐实的暂且搁置,眼下魔宫大势已去,我已下令整顿军纪、发兵渤海,届时他们自然坐不住,绝对要露出狐狸尾巴。”宋筠眼眸中锋芒毕露,胸有成竹道。</p>

“若是……日后坐实了呢?”宋竹君忐忑问道。毕竟有不少老臣权臣、甚至是宋筠尚居东宫时所器重的人才,也在嫌疑之列,若是坐实了罪名,这些人如何判罚,也需逐一斟酌。</p>

“竹君,十三年前太傅责罚朕时所言,你可还记得?”宋筠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瞳中神光却始终凌厉未改。</p>

“为君者,当断则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尤其在腐朽危难之际,必要有壮士断腕之气魄,肩负起重整朝纲之重担,为苍生、为黎民。”宋竹君一点一滴地回忆起来,缓缓开口道。</p>

宋筠颔首而笑:“没想到,你记得比我还清楚。”</p>

“陛下的意思是……”宋竹君清楚地知道宋筠的意思,可他不敢直说。</p>

宋筠起身向着门外光亮处走去,随意地动了动腕子:“杀无赦。”</p>

——</p>

韩景宣、韩卉与宛青三人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出了渤海郡,不想却在这荒郊野岭,再次与那亢金龙碰上了面。</p>

“我早跟你说过,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韩景宣平静地说道。</p>

他的手已经按在落星的剑柄上。</p> “我早也知道。”宛青淡然回应道,“你一个人,绝没有把握胜过他的。”</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