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礼仪37(1 / 2)

张伟的道谢是发自内心的,说个难听的,他一人微言轻的平头百姓,若不是碰上了庞兴这么一个有耐心好说话的官员,估计昨晚没等张伟把图纸拿出来,就会被人赶出门去。

更别提庞兴还通宵帮他修改规范了图纸,却全然没有想抢占这个功劳的打算,由此可见庞兴真的是那种纯粹的技术人员,在他心里,一种新的技艺被发明出来,比所谓的升官发财要重要太多太多。

待庞兴离开,张伟便又回了兴泰仓的工地,继续做他的辅监工计簿的活,毕竟庞兴已经五十岁了,又熬了一个通宵,等那股兴奋劲一过去,怕不是会困的直接栽倒在床上,自己得帮他在工地多看着点。

果然如同张伟所料的那样,庞兴直接旷工了一天,到了晚上,张伟将写好的公文交上去时,庞兴还躺在床上未起来呢。

又过了一天,工部司的郎官就来了,他是来替换庞兴的,据说那份图纸被层层上传,尚书令韦信点名要见他们二人,庞兴和张伟便一起坐着马车,往渑池而去。

待到了渑池,两人先去驿站沐浴净身,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才被人带去县衙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正二品大员尚书令韦信。

张伟他们见到韦信时,其头戴乌纱幞头,身着圆领窄袖袍衫,衣长至踝,齐膝处一道横阑,略存深衣旧迹,腰系鞓带,上缀玉方金花,足登乌皮六合靴,正盘膝坐于书案前办公。

张伟将他和庞兴对比了下,两人的官服样式基本相同,差别只在材料、颜色和腰带上的装饰,至于常说的隋唐五品以上穿紫衣,更多的是指朝会和面见圣人(皇帝)时的朝服,平时的官服还是要相对简单很多。

不过两人的精气神则完全不同而语,庞兴常年奔波在工地现场,风吹日晒的同时还劳心劳力,一身皮肤黝黑不说,两鬓也已有了白发,更别提额头处秃了一大块,人显得苍老很多;而韦信虽说年岁比庞兴还要大上一旬,但出身世家子弟的他平时注重保养,面庞白皙五指圆润,美须髯,头上还抹着发油,偶有点点白发,乍看之下整体还是乌黑铮亮的,更别提那常年身居高位的气势,略一抬眼望来便能感觉到深深的官威。

古人最讲究制礼作乐,隋唐时期更是重视礼仪,从隋朝时的修定五礼,到唐朝的《贞观礼》、《显庆礼》、《大唐开元礼》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礼仪的重视。

其中还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袛和人鬼的祭祀典礼;嘉礼是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和庆贺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是军旅操练、征戈之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首先是趋步礼,面见尊者时,是不能走过去的,而是要小步快跑至对方身前,避免尊者久等。这一礼仪通用于大臣上朝、部下面见上级、子对父、地位低者面对地位高者。

到了近前,两人便行了个叉手礼:“工部司承务郎庞兴(草民张伟)见过宰相大人。”

隋唐时的官员面对上级一般自称职务,对上级也是多称职务,平头百姓都是自称草民。隋唐时宰相多为三省高级官员兼任,所以张伟他们可以称呼韦信为宰相,也可以称呼为尚书令,但一般多为前者。 此为赞唱,一般多配合叉手礼使用,叉手礼又叫交手礼,是隋唐时一种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表示尊敬的见面礼节,不论男女老少、尊卑良贱都可使用,除开做见面礼外,也常在回话时使用,如下属叉手给上司回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