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买粮食196(1 / 2)

蝗虫多了起来?这是要闹蝗灾的节奏?!</p>

此时张牧不停的恶想前世所学的那点历史知识。</p>

历史上,贞观二年,也就是李老二上位的第二年六月,长安地区大旱,随即出现了蝗灾,大量的庄稼被蝗虫啃食一空。</p>

按照历史的走势来看,那明年的夏天就是蝗灾爆发期。</p>

蝗虫这玩意看着无足轻重,三岁孩童都能捏死。可是架不住人家基因好,繁殖快。</p>

根据后世有关砖家研究发现,在水位下降、空气干燥、土壤坚硬的环境下,蝗虫的产卵量可以达到每平方米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有50-80粒卵。也就是说,蝗虫在干旱的环境下,每平方米可有20-40万粒卵,而且成活率较高。</p>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据。一旦蝗灾爆发,庄稼将遭到灭顶之灾。因古代没有农药,蝗灾在短时间内难以遏制,蝗灾高峰时,飞虫遮天蔽日,空中到处都是蝗虫,青苗尽毁,寸草不生。百姓不敢出门,道路上到处可见蝗虫绿色的血液,十分可怕。而蝗灾过后,田间颗粒无收,接下来将面临饥饿和恐慌,是封建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甚至会因此爆发农民起义,例如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和蝗灾也有关系。</p>

想到这个张牧哪里还会管小猪仔,直接往田间赶去。</p>

看到张牧慌里慌张的往田间赶去,任空英,钱没有,大聪明,小聪明也赶紧跟着。</p>

到了田间,张牧看着路边草地里活蹦乱跳的蝗虫飞来飞去,眉头不禁一皱。</p>

张牧在后世也是农村人,也下过地,干过活,放过羊,在后世田间想抓个蝗虫虽然不难,可是绝对没有这么多。</p>

而现在呢,虽然还没形成蝗灾,可是数量明显比后世多了不少。</p>

看到任空英赶了过来,张牧疑惑的问道:</p>

“英叔,你年纪大见多识广,你说说看,去年此时的蝗虫有没有这么多?”</p>

听到张牧这话,任空英不假思索的说道:</p>

“没有,绝对没有这么多。你还别说,大家平日里忙的晕头转向,谁也没时间留心这事。现在经过大聪明这么一提,这才发现今年的蝗虫确实比去年此时多了许多。”</p>

张牧:“………………”</p>

实锤了,这就是蝗灾的前兆,历史没有因为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效应而发生改变,明年春暖花开后,整个关中先是大旱,然后再是蝗灾。</p>

民以食为天,有灾害,首先就是吃饭问题。那些达官显贵家中都有余粮,自然是不会饿肚子。可是平民百姓呢?他们家中哪里有余粮?到时候少不得为了点粮食要卖儿卖女。</p>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发国难财的奸商。这种畜生历朝历代都有,以后也不会绝种。</p>

他们仗着口袋里有钱,就开始投机倒把,囤货积奇,把粮食炒出天价。</p>

俗话说的好,仓中有粮,心中不慌,得买粮。</p>

想到这,张牧就冲钱没有说道:</p>

“老钱,你听好了,记住我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明天你到我府中拉铜钱过来交给英叔,不间断的拉,越多越好。”</p>

“小牧,跟你说了不用。这段时间白糖店铺收入不少铜钱,估摸着几万贯总是有的。你想办什么事?这总够了吧?”</p>

“不够,我要买粮食,越多越好。明天你先把白糖店铺的钱拉过来,然后再到我府中拉。”</p>

张牧说完就冲任空英说道:</p> “英叔,明天老钱粮食拉到后,你就开始买粮食。粗粮细粮都买,不要挑,能吃就成。”</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