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吕范借名计收东平 大汉司徒三议弃凉74(1 / 2)

中平二年(185)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洛阳南宫被毁。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汉灵帝加税田亩,以重修宫室、铸铜人。于是汉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每亩田加税十钱助修宫室,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从中贪墨无数,而地方刺史、太守则反复加税,私设税目,致使百姓怨恨加剧。百姓不堪重压,各地纷纷举旗起义,西至益州,南至交趾,中原地区义军数十股,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

不过本应该在青徐聚集的百余万黄巾,有大半皆涌入任城郡被收编,致使小小任城郡人口暴增至三百余万。吕范和薛悌、吕虔一番商议后,派出两个步兵团,共八千人乔装改扮后,将东平郡扫荡了一遍。后又派出一万两千人打着任城郡国兵的旗号,以剿灭黄巾反贼的名义,顺势接收了东平国。

而被何彧秘密安排在黑山的张牛角等人,则是借机留下青壮,扩大到十万之众,按照何彧军练兵要求,秘密练兵。其余老弱妇孺三十余万皆被送到上谷郡安置。

此外汉灵帝又规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任命为大郡郡守者交纳钱二、三千万不等。其余新官上任之前,皆必须先到西园讲定钱数。故新官上任,必定只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作为补偿。天下百姓愈加怨声载道。

春日的暖阳照耀着大汉皇都,但却让天下百姓愈加心寒。新上任的司徒崔烈,穿着朝服,满脸带笑的踏进北宫宫门。

“哼,阿谀奉承之徒,羞于汝同殿为臣!”何休在北宫门口瞥了一眼崔烈,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跟在其后的多名官员,亦是面带鄙夷。

崔烈顿时就被气的脸色发黑,但又发作不得,谁叫人家有个名震天下的好儿子呢?现在就连宫中嚣张跋扈惯了的宦官都对何休退避三舍,见面更是恭敬有加。一大早起来的好心情全没了,只能板着一张脸,进了北宫崇德殿。

一番上朝礼仪过场走完,汉灵帝刘宏看着大殿众臣,说道:“众位爱卿,虽然此番西凉边章、韩遂纠集十余万众,犯上作乱,但司空张温已经率十万大军前去清剿,而且我已给卫将军何彧发去诏令,这边章、韩遂必定失败。只是这凉州之地年年有羌胡、贼寇作乱,朝廷年年耗费甚巨才能平息,不知众卿可有治理之法?”

崔烈一听,为了彰显自己三公的地位,赶忙出班奏道:“陛下,这凉州自世祖皇帝在位时(汉光武帝刘秀庙号),便因王莽之乱,被西羌占据,后因马伏波上书力谏,言:一,当地的城池高大,防御性强,能自给自足,不需朝廷资助。二,倘若羌人占据这些放弃的地方,则会危害着朝廷的腹心之地。但结果却不尽然。

后又及至恭宗皇帝,因西羌大举进攻,大将军邓骘及时任谒者的庞参都言:‘千里转粮,远给武都西。涂路倾阻,难劳百端,疾行则钞暴为害,进则谷食稍损,运粮散于旷野,牛马死于山泽。县官不足,取贷于民,民已穷矣,将从谁求?’

如今朝廷疲敝,中原州郡还时有叛贼而起,但却年年花费巨万以抚凉州,实乃是得不偿失,所以臣提议放弃凉州,以保中原之地。”

崔烈这番话一出,顿时朝臣大哗,整个大殿宛如进了一群蜜蜂,嗡嗡之声不绝。更有朱隽出班指着崔烈大骂:“乱臣贼子,祖宗基业岂可言弃!”汉灵帝看着大殿众臣微微皱起眉头,张让察言观色,立马一声响鞭,尖声喊道:“肃静!”

返回